创作
活动

“数智”时代创造艺术的无限可能!数字艺术的多元融合发展

0
0
收藏
分享
转发到光网
微博
QQ空间
微信
微信扫一扫
2024-05-14 09:47
城市光网

近年来,随着数字智能科技的日新月异和中国艺术教育的开放实践,中国数字艺术成为社会和公共文化领域备受瞩目的艺术现象,可以说,数字艺术在中国艺术界已然蔚为大观。

01

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多维实践

为推动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充分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中国美术家协会筹备创建了中国数字艺术大展平台,并于近日与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文联共同主办了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

展览以“可能世界”为题,从1.2万余件报名作品中遴选出210件参展作品,类别涵盖AICG绘画、数字影像、交互艺术、混合现实、人工智能艺术,以及其他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艺术作品,是对过去十年中国数字艺术实践、创作与教育的集中梳理和展示,呈现出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之下产生的面向艺术界与社会的新质生产力。

在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教师俞同舟的数字影像作品《数据会知道屏幕吗:数据灵光》中,以深圳天际线城市屏幕为想象,探讨在人工智能、物联网与智慧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城市智能网络中“心”的诞生,与对其依赖算法与脚本“存在”状态的省思与发问。

《情绪几何》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费俊与数学家许晨阳以及心理学家刘正奎进行跨学科合作的艺术实验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本次展览呈现的是《情绪几何》4.0版本,作品邀请观众站上交互台并与之互动,触摸者的情绪会通过心率等生理数据采集设备记录并计算出来,生成一个个“因人而异”的情绪化动态三维图形。

艺术家郭耀先为观众呈现了一件互动性很强的综合艺术作品——《天书》。作品处在实时变化中,艺术家选取摩斯电码中最为简单和基本的语言符号和组织逻辑构建于新的编织结构中,通过观众的参与,不断增加系统的变量、积累、迭代与蜕变,试图建构出新的“词汇”“语句”或是“诗篇”,同时也在不断消解上一秒的“语义”,以在更深的层次与观众一同探讨“概念”的生成与消解、失序与重构的多维过程。

如今,借助数字技术激活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创作更多彰显中国审美意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优秀作品,是中国数字艺术实践的又一重要方向。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博”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阿里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计算艺术研究所所长胡晓琛团队的混合现实作品《何以文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数字艺术大展》,首次利用数字化技术构建移动化、全沉浸、交互式的时空框架,实现“崇龙尚玉”红山遗址、“文明圣地”良渚遗址等10个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点考古遗址复原的线上展出,通过自由探访文明成果、亲身体验祖先生活,再现“中华文明何以五千年”的伟大辉煌。

南京德基艺术博物馆以清代冯宁所作《金陵图》为蓝本打造的数字版《金陵图》格外引人注目。

展厅中,动态的巨型屏幕之上生动还原了南京城门、商业街、秦淮河、书院学堂等宋代南京的繁华景象。观众只需戴上智能手环,即可化身“画中人”,体验古代百姓平凡的一天,获取这幅传世古卷中所蕴含的历史人文信息与知识,真正实现了“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

德基艺术博物馆展览部主任孙乐表示:“5年来,通过不断更新技术,将室内高精度定位等技术应用在文博领域,该项目得以更生动地呈现书画作品丰富的内容,加入了交互技术后也可以输出画面中的海量信息,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观众的体验感会更好。”

AIGC也第一次进入了官方展览的序列:如屈非塬团队的《基于AIGC的齐白石动态国画艺术展》以齐白石的草虫、花木、禽鸟、水族等作品为素材,基于文本转图形模型训练生成数字影像,旨在展现创新与传统的融合之美;

刘鑫、吴静远的《编舞,建筑,人工智能》构建了一个系统,以动作捕捉数据为主要输入,结合一系列参数化形式运算和人工智能纹理,在抽象的身体上与空间中生成不同层次的“皮肤”;

曾真的《共书竹风》通过与人工智能协同设计的一套融合了汉字结构与竹枝竹叶形态特征的竹风字体,构建虚实混合交互方式,引导大众重温书写体验。

02

数字艺术重构公共文化空间

数字艺术从诞生之初就具有强烈的公共性,这不仅体现在数字艺术创作所依托的数字媒介的复制性、实时性和交互性方面,还体现在数字艺术展现所依托的数字媒体的超链性、参与性和社交性等媒体特征上。

这些特性使得数字艺术在介入公共空间和社会场域方面有着很强的公共能量,具有非常好的连接性,能够以信息流的方式建构新的场能,将人、物、场所等物理要素通过叙事进行有机融合。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艺术家深入体验并认知技术产生的文化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中央美术学院开设了一门“参与式文化与数据叙事”的课程,鼓励学生到互联网上的社交网络社区中去“下乡”写生,因为,这些由技术催生的网络空间才是最鲜活的生活现场。也就是说,只有深入社交网络、AI社群、AIGC的引擎中,才能更加具身性地进入这个时代的社会现场,体验和观察当代人类的生存经验。

随着数字艺术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创作工具的易用性发展趋势,也意味着技术门槛的大幅降低,那么在这个时候,探究数字艺术的价值是怎么形成的,或者说应该如何去判断其价值,就显得愈发重要。

03

建立文化与大众、生活和产业之间的“超级链接”

数字智能技术对艺术家们来说不只是新工具、新材料,更是激发新想象、新动能的新媒介,创造新感觉、新美学的新方法。

另一方面,数字艺术超越既有的学科界限,它生来就跨界、“破圈”,不仅打通了美术、设计、影视、建筑等多个学科,而且融汇当代艺术、数字科技、智能制造,以及视听工业、流行文化等方方面面。可以说,数字艺术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时空想象,渗透到古今中外一切主题领域。

具体到创作实践,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工具,创作者应如何主动进行技术尝试,从而有意识地利用新技术更好地推动艺术生产?

第一,明确创作的关键在于艺术家的自我表达,因为任何一名艺术家所做的始终是整理和表达,传达他对于这个时代、生活或某种变动的感受。

第二,主动接触新事物让自己的表达方式多元化,并反向打开创作思路。

第三,如果想要在创作上有所创新,摸索数字工具的能力边界、文艺考古或先锋实验都是不错的思路,尝试着应用数字工具建立新的视觉经验。

第四,关注人自身的生理特性、认知特征和文化心理,将其融入数字内容的设计生产之中。

第五,从创作目标的变化来看,随着人工智能算法发展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生成结果的可控性有所提升,因此,创作者应花更多的精力研究、设计自己的人工智能模型,并连接当代艺术、观念艺术的叙事。

今天,数字科技无疑为可能世界的创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支撑和动力,使这条通道变得越来越宽阔、越来越便捷。未来我们仍需将无穷算力转化为无尽创造力,以数字时代生生不息的艺术创造,建立起文化与大众、生活和产业之间的“超级链接”,打开更为丰富的世界、更加开放的未来。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由光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平台立场。
喜欢就给个赏吧
0人已打赏
images
以一灯传诸灯,终至万灯皆明
+关注
已关注
images
转发
100
洲明体育正式成为英超曼城足球俱乐部官方LED显示战略合作伙伴
举报
意见反馈
城市光网微信平台
城市光网小程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