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
活动

当“年轻力”遇见“县域”,“情绪时代”夜经济的价值重构与消费重塑

0
0
收藏
分享
转发到光网
微博
QQ空间
微信
微信扫一扫
2025-07-11 15:46
沉浸城市

随着文旅消费场景的不断延伸,夜间经济正成为县域旅游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相较于传统的日间观光,夜经济具有时间延展性、空间灵活性和体验独特性,不少小城布局“夜游+”模式,重塑夜间消费生态,提升文旅融合能级。与此同时,沉浸式体验作为文旅创新的重要方向,逐渐融入县域夜经济建设,恰好符合年轻人追寻小众化旅游目的地和情绪满足的消费需求,小城夜晚不再寂静,而是成为了年轻人体验社交、表达审美、调节情绪的新入口。

01

年轻人消费图谱发生变化

年轻人的消费图谱已经从从功能需求转化到情绪价值需求,这一趋势在县域夜经济中有所体现。过去是以吃夜宵、逛夜市为主的功能性消费,现在是看氛围、拍夜景、重社交等体验式消费,县域夜经济不再是单纯延长营业时间,而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夜间表达”。

(图片:西双版纳星光夜市丨来源:网络公开)

这种转变背后,是年轻一代对夜间场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既要内容“好看”——如灯光秀、艺术展览、演艺等带来的感官冲击;也要追求自由与情绪治愈——如主题市集、深夜食堂、特色民俗等形式;还追求轻松社交——在LiveHouse、精酿酒吧等年轻化场所中与同龄人互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333名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7.1%的受访青年身边有年轻人聚集的夜市街区,66.8%的受访青年觉得丰富的美食与特色小吃是最吸引自己的夜经济元素,54.8%的受访青年觉得年轻人喜欢进行夜间消费是为了放松解压。

除了年轻人消费偏好的转变,政策扶持也是县域夜经济发展的主要推手。在政策创新上,湖南、广西、辽宁、上海、浙江等省市陆续出台相关政策,通过延长夜间营业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等方式,大力发展夜经济。例如,贵州省商务厅等22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流光溢彩夜贵州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6年要基本构建布局合理、业态多元、富有活力、拉动明显的夜间经济发展格局;新疆策勒县税务局对季度销售额30万元以下的夜市商户免征增值税(政策延续至2027年底),并推出《夜间经济税收服务手册》,实现分钟级办税。

还有不少省市出台资金支持的相关政策,地方财政投入力度持续加大。甘肃省瓜州县构建“1+3+N”政策体系,出台《促进夜间经济发展实施意见》,设立500万元专项发展基金,对获评“星级夜市”的经营主体给予最高20万元奖励,并配套商户租金减免、特色品牌培育等机制;湖北宜昌对省级、市级夜间消费集聚示范区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一次性奖励,市级示范街额外奖励3万元。

02

县域夜经济“情绪供给侧改革”的实践路径

在地文化的深度融入

相较于城市消费产品,县域最具不可复制性的竞争力,来源于其在地文化资源所承载的集体记忆与身份认同。通过将地域文化深度内嵌于夜间场景与产品中,可以建立起更加稳固的情感连接,使夜间消费行为转向更深层次精神归属。文化的沉浸式呈现,正在成为年轻人愿意留下来、愿意消费的决定性因素。

江西婺源的《梦里老家》夜游项目以婺源历史文化为核心,通过《雪韵》《枫韵》《荷韵》《蝶韵》四幕实景演出,在70分钟内演绎徽商创富、耕读传家、民俗风情等千年徽州故事,运用国内最大规模的环境艺术灯光工程和15000平方米移动舞台,结合声光电技术打造沉浸式视听盛宴。

(图片:《梦里老家》演出丨来源:网络公开)

该项目自2015年首演至2024年,累计演出超1300场,接待观演游客近200万人次,综合收入近2亿元,直接带动周边住宿、餐饮等消费,填补了婺源夜间旅游市场空白。景区配套的国风古镇还原古徽州市井风貌,游客可参与板凳龙、傩舞等非遗体验,品尝婺源蒸菜、糯米子糕等特色美食,可以入住特色民俗,形成“夜演+夜宴+夜宿”的综合夜游消费场景。项目先后获评首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江西省文旅融合示范项目十佳,并多次登上央视《新闻联播》《夜游中国》等栏目,成为江西夜间经济标杆。

(图片:小镇景观丨来源:网络公开)

景德镇近年来构建出“全域、全时、全龄”夜间消费生态体系,成功探索出“夜珠山”特色发展路径,打造丰富多元的夜间场景与活动。其中,陶溪川历史文化街区的“陶然集”创意市集是热门地标,数百个摊位汇聚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艺术,游客可在此与手艺人交流,体验“进货式旅游”的乐趣;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推出“博物馆之夜”,通过“馆长开讲”活动深度解读陶瓷历史;御窑博物馆作为全国唯一全年开放至深夜的星空博物馆,成为夜游和摄影打卡地。此外,还有高岭·中国村“大唐奇妙夜”、《china》山水实景演出、瑶里古镇萤火虫夜游等多样选择,让游客感叹“每一晚都不重样”。

(图片:“陶然集”创意市集丨来源:景德镇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景德镇从最初珠山区内3平方公里4个点位,拓展至全域20余个成熟点位,形成“15分钟夜经济圈”和“半小时夜经济圈”,发展出夜游、夜演、夜宴、夜购、夜展、夜宿、夜淘、夜娱、夜研、夜读的“十夜”文旅消费业态,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举办“12+N”消费促进活动、“云游夜珠山”及春秋大集、非遗文化艺术节等700余场节事活动,将文化场景与地方特色融入消费,避免千城一面。

疗愈导向的业态创新

在快节奏、高负荷的都市生活中,年轻人需要一处短暂休息、自我调节的地方,而县域夜生活可以承担情绪疗愈的责任。由此,夜间业态更加重视氛围的营造,不论是热闹的烟火气息,还是柔性与慢节奏体验,都为年轻人提供了情绪调节和精神陪伴的途径。

云南丽江的狮子山夜市紧邻丽江古城,以民族风情与潮流文化为基底,将音乐与美食融合。这里每晚都有现场乐队驻唱与纳西族传统打跳,60余家商户云集纳西烤鱼、烤乳扇、包浆豆腐、玫瑰烤奶等经典小吃。约上三两好友一起来这里聊天、享受美食,感受云南浓烈的烟火气,对年轻人来讲是很好的解压方式。

(图片:狮子山夜市丨来源:网络公开)

在陕西咸阳,由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发起的“中医夜市”活动,创新性地将传统养生理念与现代夜间消费场景融合,受到很多年轻人的欢迎。在轻松的夜市氛围中,推拿按摩、养生茶饮、中药香囊制作等项目吸引了大量年轻人驻足体验,许多人在参与互动问答和健康咨询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与兴趣。

(图片:集市现场丨来源: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本次夜市设置了名中医义诊区、中医非药物疗法体验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体验区、中医药丸制作体验区、中药药锤、香囊制作体验区、药膳茶饮品鉴区等11个摊位,其中名中医义诊、非药物疗法体验、中医膳食品鉴尤其受欢迎。此次尝试拓展了城市夜生活的新内容,通过“中医+夜市”的融合模式,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年轻化、生活化转译,为提升公众健康意识与夜间消费品质注入动能。

社交场景的多元建构

相比高强度的城市社交节奏,县域夜经济可以提供更松弛、开放、低压力的互动环境。无论是闲逛夜市、参与互动体验,还是拍照打卡、表达自我,都是年轻人愿意停留和分享的理由。通过打造多样化、可参与的社交场景,夜经济不仅提供服务,也逐渐成为连接人与人、激发情感交流的生活平台。

上海天马星空村的“丸丸孖の串烧小院”由师承日本名古屋“龜”派烧鸟大师的丸子夫妻创办,在摆摊三年基础上,于2024岁末落户村中,主打平价日式串烧,融合博多串烧、关西烧鸟风味,推出凤梨牛肋条、荔枝肥牛等原创菜品,并积极进行本土化改良,结合佘山本地特色开发“本帮烧鸟”,打破烧鸟“贵且不接地气”的刻板印象。

(图片:店中的日式串烧丨来源:佘山天马星空)

丸子不断创新运营模式,扩展营业时间,在下午的时间段推出围炉煮茶。当夜幕降临,村中人群渐渐散去时,丸子的小店却依旧热闹,打破了村内传统的营业时间,将天马星空村的夜经济带动起来,满足了村里下午茶、夜宵等不同时段的消费需求。顾客们像老朋友一样光顾,大家坐在一起聊聊天,这种淳朴的氛围让这家店充满人情味与烟火气。

(图片:店面外观丨来源:佘山天马星空)

乡村旅游早已不再停留在传统农家乐阶段,正在向更专业、更精细的方向发展。天马星空村通过引入多样化夜间业态,打破了“白天看景、晚上离场”的常规节奏,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夜间聚集。不少人选择在白天游玩后留下过夜,约上朋友在村里吃烧烤、喝茶聊天,享受乡野夜晚的轻松与惬意。

03

县域夜经济未来发展趋势

内容成为核心竞争力

县域夜间经济的发展,将从简单的灯光亮化与场景布置向内容创意、文化表达转变。游客当下更加注重情感共鸣,如何打造具有地方记忆、文化温度与情绪连接的内容型夜间产品,成为县域文旅转型的关键。通过在地IP塑造、主题演艺叙事等方式,以内容驱动场景,打造文化为核心的夜间产品。

夜经济常态化、专业化、系统化运行

相较于以往靠节庆带动、季节运营的夜间消费模式,未来县域夜经济将更加强调长效机制与系统运营。引入专业化运营团队,明确管理与服务标准,推动夜经济从短期活动向稳定产业转变。同时,加强夜间交通、治安、卫生、照明等基础设施配套保障体系,构建可持续的夜生活运行体系。

跨界文商旅实现产业融合

县域夜经济将加速与商业、科技、农业等多领域融合,增强消费吸引力,提升产业协同效应。例如,将夜集与乡村产业振兴结合,引入品牌联名快闪、特色文创产品、农副产品体验式售卖等新业态,实现消费内容与收益来源多元化。

从“游客消费”走向“居民共享”

县域夜经济的价值不仅在于引流游客,更在于提升本地居民的夜间生活品质,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与归属。通过构建如社区夜市、乡村夜读、户外夜跑等夜间项目,将夜经济变为一种公共文化服务的延伸形式,这也是县域治理现代化与人文温度提升的重要途径。

夜经济已经不仅是点亮小城的一束灯光,更是一种回归人本、重视温度的生活方式,逐步成为县域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支点。在夜色的包裹下,县域成为年轻人感受文化、情绪释放与社交链接的重要场域,以沉浸式体验为引领,夜游演艺、文创夜集、主题夜宿、深夜食堂等产品不断丰富,内容供给日趋多元,消费场景愈加立体。未来县域夜经济的发展仍需重视内容本质,强化系统运营与服务保障,深化跨界融合路径,并兼顾游客需求与居民福祉,使县域夜经济“火”起来、“活”起来。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由光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平台立场。
喜欢就给个赏吧
0人已打赏
images
转发
100
洲明体育正式成为英超曼城足球俱乐部官方LED显示战略合作伙伴
举报
意见反馈
城市光网微信平台
城市光网小程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