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剧场+红色圣地”,多线叙事感知精神伟力,情感共鸣传续信仰光芒
历史的长河奔涌不息,红色文化宛如璀璨星辰,照亮了民族前行的道路。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沉浸剧场 + 红色圣地”这一创新模式应运而生,它以多线叙事的手法,生动地演绎着伟人在关键时刻的抉择,通过情感共鸣的力量,传承着信仰的火种,让红色精神在当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文旅融合、精神传承领域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01
文旅融合新探索:“沉浸剧场 + 红色圣地”模式的兴起
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传统的红色旅游模式已难以满足大众对深度体验和情感触动的追求。沉浸剧场的出现,为红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全新的载体。它打破了传统舞台表演的局限,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参与到历史场景之中,与伟人、先烈们“近距离接触”,感受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红色圣地作为承载着无数革命先辈热血与理想的圣地,拥有着丰富的历史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开展沉浸式红色教育的天然课堂。当沉浸剧场与红色圣地相结合,便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文旅融合模式,它不仅为游客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更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近年来,这种模式在全国各地逐渐兴起,受到了广大游客的热烈欢迎。据相关数据显示,参与沉浸式红色文化旅游的人数逐年攀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这种方式来缅怀先烈、感悟历史。例如,在湖南韶山,《最忆韶山冲》大型室内情景演出剧让红色文化得到了更诗意的呈现。一首首耳熟能详的诗词与红色歌曲联结为主线,100余名专业舞蹈演员辅以声、光、电等科技手段,把观众带入充满热血与红色激情的年代。当全息投影技术让长征途中的漫天飞雪再现,观众席的年轻人随着“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诗词浮现而开始大声吟诵,一位退休的游客感慨:“红色基因有了传承。”
(图片:《最忆韶山冲》剧照|图片来源:携程旅游)
02
沉浸视角下红色文旅的创意营造
精神传承:打造红色文化沉浸式体验,传承伟人信仰力量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而沉浸式体验则是传承这一精神财富的有效途径。通过精心设计的沉浸剧场,将红色圣地的历史场景进行再现,让观众在多线叙事的引导下,深入了解伟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抉择以及背后的信仰支撑。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能够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伟人的伟大人格和坚定信念,从而激发起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使红色文化的传承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实实在在的情感触动和精神洗礼。
以江西井冈山为例,当地打造的沉浸式红色文化体验项目,通过声光电技术、实景演出等多种手段,重现了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的艰苦岁月。观众可以跟随讲解员的步伐,穿梭在各个历史场景之间,聆听伟人的教诲,感受先烈们的英勇无畏。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红色文化更加鲜活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使伟人的信仰力量得以跨越时空,深深扎根在人们的心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情感共鸣:紧扣时代精神需求,沉浸营造红色文化氛围
在当今时代,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更加注重情感体验和价值认同。沉浸剧场 + 红色圣地的模式,正是抓住了这一时代精神需求,通过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让观众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在沉浸剧场中,观众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他们能够与历史人物共同经历生死考验、共同面对艰难抉择,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那个时代的人民为何会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伟人又是如何在重重困难中引领中国走向胜利。
例如,在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周边,推出的沉浸式红色文化体验活动,通过LBE VR红色文化沉浸式体验展的方式,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中共召开一大的历史场景之中。观众们在参与过程中,不仅能够感受到革命先辈们为了建立中国共产党所付出的艰辛努力,还能够体会到那个时代青年人的热血与激情。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红色文化与当代观众的情感需求紧密结合,使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成为人们精神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产品创新:深挖红色文化内涵,创新红色文旅产品供给
为了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的需求,红色文旅产品必须不断创新。沉浸剧场 + 红色圣地的模式,通过深挖红色文化内涵,开发出了多种新颖的文旅产品。除了传统的实景演出外,还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推出了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沉浸式体验项目,让游客能够更加自由地探索红色历史。同时,还开发了一系列红色文化创意产品,如以伟人形象、革命故事为主题的纪念品、书籍、影视作品等,进一步丰富了红色文旅的产品供给。
在陕西延安,当地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打造了沉浸式红色文化体验馆,游客可以通过 VR 设备,身临其境地体验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感受革命先辈们的不屈意志。此外,延安还推出了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旅行项目,通过组织学生参观革命旧址、聆听红色故事、参与红色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这些创新的红色文旅产品,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选择,也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图片:《数字一大初心之旅》剧照|图片来源: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
03
案例探析:各地“沉浸剧场 + 红色圣地”建设
案例背景:红色文化传承需求推动沉浸式文旅项目孕育
我国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然而,长期以来,红色文化的传承方式相对单一,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各地纷纷开始探索创新的传承方式,沉浸剧场 + 红色圣地的模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这种模式的出现,为红色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业态更新:“沉浸剧场 + 红色圣地”助力红色文化价值转化
“沉浸剧场 + 红色圣地”模式的出现,不仅为红色文化的传承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红色圣地的业态更新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沉浸式体验项目的开发,红色圣地从传统的参观游览场所转变为集教育、体验、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目的地。这种业态的更新,不仅提升了红色圣地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还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实现了红色文化价值的转化和提升。
以贵州遵义为例,遵义会议会址作为著名的红色圣地,一直以来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近年来,遵义市在会址周边打造了一系列沉浸式红色文化体验项目,如《伟大转折》实景演出、《遵义 1935》沉浸式文化体验馆等。这些项目通过多线叙事的方式,生动地展现了遵义会议的历史背景、会议过程以及会议的重大意义,让游客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段伟大的历史。同时,这些项目的开发也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繁荣发展,为遵义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创意赋能:各地沉浸式红色文旅项目的创新实践
在“沉浸剧场 + 红色圣地”模式的发展进程中,各地纷纷结合自身特色,开展了大量的创新实践活动。这些创新实践不仅拓展了沉浸式红色文旅项目的内涵与形式,还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经验参考。通过实景演出、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方式,让观众深切体会到党中央的辉煌历史与伟大精神,该模式也成为当地红色文化旅游的新名片。
在河南林州,当地打造了红旗渠景区元宇宙剧场,通过 LED 时光隧道和融合投影技术打造数字化场景,让游客沉浸式体验红旗渠的修建过程。红旗渠元宇宙剧场主要借助 XR、数字孪生等技术构思,凭借新型数字化技术设施搭建,通过定制影片还原了红旗渠修建场景,环屏展现当年安阳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的壮举以及现今红旗渠的美丽景象。剧场构建元宇宙虚拟人物串联整片,实现沉浸式虚拟体验,为游客带来了更强的视觉冲击力、更有趣的互动体验感,“穿越时空”感凸显,从而引发游客情感上的共鸣,激发深层次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图片:红旗渠元宇宙空间现场 |图片来源:安阳日报)
编者后记
“沉浸剧场 + 红色圣地”这一文旅融合模式的出现,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从湖南韶山的《最忆韶山冲》到江西井冈山的沉浸式红色文化体验项目,从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的沉浸式红色文化活动到贵州遵义的《伟大转折》实景演出,这些成功的案例充分证明了这种模式在传承红色文化、激发情感共鸣、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然而,这一模式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如何保持红色文化的原汁原味、如何避免沉浸式体验项目的形式主义、如何平衡红色文化传承与商业开发之间的关系等。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通过加强红色文化研究、提高沉浸式体验项目的质量、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等措施,确保“沉浸剧场 + 红色圣地”模式能够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