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
活动

“游戏+非遗”,非遗叙事游戏化策略赋能传统文化传承模式创新

0
0
收藏
分享
转发到光网
微博
QQ空间
微信
微信扫一扫
2024-06-07 15:29
沉浸城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非遗文化作为其中重要的表现形式和载体,需要得到新时代青年人的高度关注。当前,快餐式文化的传播方式虽能带来覆盖面的显著拓宽,但文化之神韵却难以窥见一二,对非遗文化以科学、技术、艺术相结合,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游戏设计策略,努力推动文化传播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显现为现代技术产物赋予文化传承的新活力,有力将意境和心境串联起来,进而使文化传播深入人心,着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为相关设计实践提供有益借鉴。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是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

当下,越来越多的游戏热衷于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以数字IP助推中华传统文化在全球青年群体中的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千年历史的文化结晶,也是流淌在民间的活的传统。作为新时代的“第九艺术”,游戏以极强的互动叙事潜力与数字化触达能力,为传统文化在当下的创新表达和传承注入全新的活力,促进非遗传统技艺的价值挖掘与传承保护,以数字游戏技术令古老的非遗重现生机。

一 · 非遗数字化游戏

主动性的提升,是汇聚积极性的前提和基础,关键在于引导参与社会活动的人群加快产生内心的憧憬与向往,从而引领、促进思想和行动上的主动。文化传播的数字化游戏就是一种有利于提升人们参与主动性的重要方式,在数字化游戏的环境里,没有年龄的限制,也不存在主题的束缚,更不会有物理世界运行的条条框框,可以让文化传播显现出更多的新意、进发出更多的活力。从理论上讲。数字化游戏通过过程和机制。吸引人们对某些事物产生兴趣并获得愉悦感,进而使其具有主观接近和投入的意愿,在获得快乐体验的同时,最终能收获知识、解决问题。

(图片:《妙笔千山》的道具设计丨来源:网络公开)

据中国青年报社对2007名青年开展的社会调查问卷显示,88.8%的受访青年关注电子游戏中的传统文化元素,86.6%的受访青年喜欢带有传统文化元素的游戏。因此,以数字化游戏的形式向青年人展示和传播非遗文化可能成为一种趋势和较为有效的传播方式。非遗数字游戏化传播研究包括很多方面,例如致力于提升大众主动接触探索文化遗产兴趣和动机的研究、探讨不同游戏体验对文化遗产推广策略的差异性和成效等。

在非遗文化传承和知识传播过程中,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游戏元素与文化元素相结合,进而拉近非遗文化与玩家之间的距离,构建两者之间的情感连接,并通过游戏叙事和互动方式,展现、探索和传承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精神。

二 · 非遗数字化游戏类型

(一)传统游戏

近年来,部分游戏厂商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数字化游戏。其中,《尼山萨满》以音乐游戏的形式让用户参与到北方少数民族传说故事中。该游戏通过中国剪纸风格美术、原创少数民族萨满音乐,以及图鉴收集系统,向玩家展示了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具有保护和传承文化的意义。《折扇》是将游戏体验和文化传播进行整合的一次积极尝试,以中国制扇传统工艺为主题,通过精细的3D建模展现了传统折扇的整个制作工艺流程和知识,玩家可通过鼠标点选、拖搜等交互方式,切身参与到制扇的过程中。而《样卯》则为玩家制作了3D模型和禅卯构造的精细拆分,以展示中国传统木工工艺的构造。此外,还有以中国绘画意境为题材的解谜游戏《绘真·妙笔千山》、让玩家利用古代建筑模块亲手搭建故宫建筑的游戏《故宫:口袋宫匠》、展现祖国各地与各时期文物工艺和历史故事的轻游戏《文物加》等。

(图片:《故宫:口袋宫匠》丨来源:网络公开)

上述数字化游戏紧扣传统文化主题,可以让用户接触和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智慧,为非遗和数字化游戏的结合提供了实践经验。但是其操作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鼠标键盘的组合应用难以形成沉浸感,玩家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感使其体验不够立体、生动。

此外,还有一些非遗文化与游戏IP的结合,如游戏的人物皮肤设计、各类与非遗相关的短视频、皮影戏表情包等。通过与非遗元素的联结,使用户在娱乐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文化的初步触达。通过游戏IP与非遗文化的结合,能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然而考虑到游戏主题与策划是既定的,非遗元素往往只是作为美术附加内容,与游戏世界观背景、剧情设定、玩法没有太大联系,因此结合度低、文化内涵被弱化的现象比较明显。

(二)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游戏

近年来,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出现很多新颖的非遗传播方式。例如,一些基于虚拟现实 (VR)与增强现实 (AR)技术的数字化游戏进入了大众的视野。通过综合运用VR/AR等数字技术,从多个维度向大众展现非遗文化、传承历史、技艺工艺等,提升非遗的场景互动与体验。VR技术可以构建出逼真的虚拟情境,使体验者可以通过自然的方式与虚拟世界中的物体进行交互,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改善非遗文化传承中存在的局限性和间接性,减少时间和空间对非遗传承的影响,让使用者更直观地获得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认知。打通情感连接,增加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向往,为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提供新涂径。

利用VR技术展现内蒙古达龄尔曲棍球的非遗数字化游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游戏将达敢尔族传统节日与其传统曲棍球相结合,通过打造三种沉浸式游戏场景、设计VR交互游戏机制,打造了一种全新的体验方式。此外,还有利用VR技术展示海南黎族制陶非遗传统文化的游戏。体验者可以借助VR眼镜、数据手套等设备体验在虚拟世界中实时参与到黎族制陶的场景和制作过程中,获得直接的感官体验和感受。

以虚拟来呈现现实,在沉浸感的提升和体验方式的创新升级上值得肯定。然而,虚拟领域的沉浸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现实的羁绊。VR硬件设备重、价格高的问题难以在短期解决,VR游戏参与的可持续性不强,眩晕感往往会伴随游戏的全过程,并随着时间的拉长而加剧。此外,VR软件开发的成本也较高,投入产出的性价比不高。

(图片:《尼山萨满》《折扇》《榫卯》游戏截图丨来源:网络公开)

AR技术也被用于传统文化的推广过程中。例如,可将AR技术作为为核心,结合空间实景数据采集、数字3D建模、3D动画、全景数字影像等技术手段,对士家族典型的传统村落进行数字内容开发与创作,构建出数字化的AR展示与体验装置系统。此外,还将AR技术与京剧进行融合,让京剧人物出现在手机屏幕中并进行表演。但值得关注的是,VR游戏存在的问题,往往也会显现在AR游戏中,即便是将虑拟和现实相结合,但依旧是虚拟味道重了一些,现实的比重还比较小,这就使得体验者参与度不高,留下的印象并不长久,无法保持长时间的接触和深入了解,难以产生用户黏性。此外,目前在探讨运用VR/AR于非遗文化上的应用研究多为物理空间上的导览,如古建筑空间场所,以及通过AR技术对非遗文化内容进行展示,而AR数字化游戏方面的研究较少。

综上所述,传统数字化游戏和VR/AR游戏能够对大众了解传统文化起到一定的帮助,但还是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不过每一类的游戏设计也都为本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例如,文化与游戏的结合应是全方位的,不仅是要在游戏内容上谋覆盖,在游戏机制上也要寻配套,而在文化嵌入上则更要求创新。此外,文化在游戏中的传播应是具备十足沉浸感和趣味性的,要将各类型游戏的优势予以整合,对短板要谋求避免。守住"“正",从而大刀阔斧地推进创新。这就意味着,这类数字化游戏,不能单纯地脱实向虚,也不能简单地去虚向实,必须要坚持虚实结合,将实际的文化产物作为文化意蕴的承载方式,将虚拟的创作内容作为阐述现实场景的重要载体,并通过交互方式的创新打造,构建用户与非遗文化更加紧密的连接。

三 · 非遗数字化游戏案例

(一)网易游戏:

“蛋仔派对”创新融合苗族文化

《蛋仔派对》选择苗疆作为首站的非遗主题联动计划,通过深入研究和展现西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了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这种跨界合作不仅令游戏内容更加丰富和有趣,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样的联动计划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玩家,还能够引起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认同。同时,通过游戏的媒介作用,传统文化也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推广。这种跨界合作对于游戏行业和传统文化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图片:《蛋仔派对》苗疆非遗主题联动丨来源:网络公开)

《蛋仔派对》团队在游戏中还原苗寨文化并传承非遗文化的做法非常值得称赞。通过与贵州省工艺美术大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合作,他们深入实地采风,并准确刻画了银饰、豆染、竹编、花灯等宝藏非遗技艺。这种合作方式有助于保留和传承非遗文化,同时为游戏注入了更深厚的文化底蕴。

游戏中创作的“月落苗疆”的故事,采用了黔东南苗族长篇叙事歌曲的元素,并加入了古人对天象地理的奇妙想象、民族情怀和家国大义的元素,塑造了一段浪漫爱情神话。游戏通过展现苗族传统的民族服饰、豆染、银饰等传统技艺,让玩家们能够感受到苗寨文化的魅力,并与之产生情感共鸣。同时,游戏还通过数字化手段将豆染的美丽图案和色彩呈现在玩家面前,展示了非遗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这种以游戏为媒介传递非遗文化的方式,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非遗文化,也有助于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同时,通过与专业人士合作,还能够确保对非遗文化的准确还原,为游戏增添更多的真实性和深度。

(图片:《蛋仔派对》苗疆非遗主题联动丨来源:网络公开)

(二)秦淮灯会APP:

金陵节庆文化的非遗数字游戏化

作为金陵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秦淮花灯,是我国重要的非遗项目之一,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融入了一代代南京人民的审美情趣。秦淮花灯的品种繁多,主要有宫灯、球灯、花灯、动物灯、转灯等,融南北灯彩特色于一体,具有“做工精细色彩艳丽、造型逼真、动感合一”的特点,被称为"花灯的名品”。历史上的秦淮灯集中于南京秦淮河一带,这种活动不只是局限于王朝宫殿内,也涉及文化商贸繁华地带,包括评事街、三山街、夫子庙等。追溯秦淮灯会的发展历史,最早始于南北朝时期,时称“元宵灯会",此时灯会的规模就远远超过其他地区,后来有了“秦淮灯彩甲天下"的说法。自明代以来,秦淮河的"灯船"名扬四海,每年在举办灯会期间,游人如织、灯火通明,热闹非凡。秦淮灯会作为南京特有的一张文化名片,在南京的旅游事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图片:秦淮灯会APP丨来源:网络公开)

秦淮灯会利用数字化手段对灯彩信息资料进行收集与保存;通过App方式让使用者在了解灯彩具体含义和寓意的基础上观看制作花灯的过程;通过“互联网+"技术开发秦淮灯彩文创产品定制化服务平台等。多数研究在理论层面有了较深入的探讨,但实践应用方面,除了近年来在"秦淮灯会”中投影技术的应用、网络直播"云赏灯"之外。"秦淮灯彩”新产品开发、市场拓品牌打造等方面尚未出现更大进展。由此可见,目前秦淮灯会数字游戏化开发仍处于探索阶段,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三)广彩瓷烧制技艺数字化传播

《广彩的秘密》是一款广彩瓷烧制技艺科普类VR游戏,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广彩瓷烧制技艺虚拟现实数字化路径,将采集到的广彩瓷烧制技艺相关内容的数据进行信息与图形的整理和处理,并将其情境化。使用3Dmax和Unity来构建模型以及搭建虑拟实景空间,以基于虑拟现实技术的情境认知交互模型为指导,完善情境构建与交互效果。体验者通过与手柄的人机交互来与虚拟实景空间里的物体进行交互与反馈,从而感知广彩瓷烧制技艺相关内容。本游戏选择广彩工坊的历史背景进行植入,用Unity搭建出广彩工坊的“遗址”作为游戏场景,体验者通过在广彩作坊的各种情境中搜寻、闯关、完成各种任务来了解关于广彩瓷烧制技艺的相关知识,使玩家在虚拟场景中更高效地学习广彩瓷烧制技艺知识,从而达到广彩瓷烧制技艺保护与传承的目的。

(图片:VR游戏《广彩的秘密》丨来源:网络公开)

在广彩瓷烧制技艺历史发展的故事情境下玩家需要完成寻找遗失的工具、配置广彩颜料并绘制烧制广彩作品、识别广彩瓷等任务才能顺利复兴广彩瓷烧制技艺。通过这些任务环节,玩家既了解了广彩瓷烧制技艺的发展历史,又熟悉了广彩瓷烧制技艺制作工具及工艺流程和相关知识,还可近距离360°欣赏广彩瓷作品并聆听器语音介绍。

(图片:玩家体验VR游戏《广彩的秘密》丨来源:网络公开)

《广彩的秘密》旨在增强人与机、人与物之间的互动体验,尽可能还原真实情境,使体验者在虚拟世界近距离感受广彩瓷烧制技艺的魅力,在增强体验者视觉感受和交互体验的同时获得心理层面的满足。

创新设计是融合文化精神与物质形式的必要手段,数字设计是新时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命题,中华文化数字化则是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探索和突破该领域设计研究的全新范式,建立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之上,也建立在对当下新兴技术与社会命题的哲学思辨之上,更建立在对当代社会及大众的审美心态与审美变迁的把握之上。探讨中华文化数字化创新设计,推动了设计研究的交叉融合发展,使得设计学科得以面向更为广阔的话题空间。设计与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交叉融合研究,共同探讨在新视域、新学科、新技术下非遗文化推广与复兴的新路径。

从非遗数字化游戏的概念及问题入手,以非遗数字游戏化策略为研究载体,探究数字化游戏以及虚实结合技术应用于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设计策略,能够助力非遗数字化创新。从游戏故事、机制、美学设计等方面入手,探索虚实融合的非遗文化数字化传播新路径,以弘扬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提升了非遗游戏的沉浸感和趣味性。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由光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平台立场。
喜欢就给个赏吧
0人已打赏
images
中国沉浸城市创意营造学术智库
+关注
已关注
images
转发
100
洲明体育正式成为英超曼城足球俱乐部官方LED显示战略合作伙伴
举报
意见反馈
城市光网微信平台
城市光网小程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