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
活动

“云演出”该何去何从:线上结合线下成大势所趋,“云演出”如何走向付费仍是商业难题

0
0
收藏
分享
转发到光网
微博
QQ空间
微信
微信扫一扫
2022-12-07 14:07
城市光网

今天,第九届乌镇戏剧节落下帷幕。在这个初冬,人们重新拥抱剧场,尽情享受着舞台艺术的独特魅力。

但在特殊时期,剧场演出的延期、取消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意外频发,阻挡着人们走进剧场的脚步。但所幸,戏剧有了另一种面对观众的方式。

今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今年,诸如《特洛伊女人》等剧目纷纷突破剧场空间限制,开启“线上云演出”的新模式。

在不能剧场相见的日子,努力适应多机位的演员、多方周旋的工作人员、捧着手机和平板看剧的观众,他们都是线上戏剧演出的“新剧场人”。

当广阔的剧场空间挤进一方小小电子屏幕,身为“新剧场人”的她们,各自会做出怎样的应对呢?

于大部分选择咬牙坚持重新开演的剧目来说,现在的日子依旧不好过。作为美国戏剧和音乐剧的重要发扬地,百老汇也受此次疫情影响严重,“关门”到“继续停演”,背后的种种决策与应对,再到国内剧院的“开”还是“不开”,于整个演艺行业来看,值得我们一同来探讨。 

01

打破约束

图片

《特洛伊女人》线上首演谢幕

灯光渐渐亮起,伴随悠扬的乐声,话剧《特洛伊女人》的线上首演落下了帷幕。

这是剧组第一次与观众见面。

今年5月14日,《特洛伊女人》以云端首演的方式,在微信视频号、微博等十余个平台上收获了超15万人次在线观看和“7万+”的点赞。

而演出成功的背后,是诸多不为人知的挑战。

制作《特洛伊女人》的贰捌零号剧团,成立于2021年9月,是杭州话剧艺术中心定位于年轻人市场的新生品牌。作为首部作品,剧团这一次选择云上首演的形式,是“从无到有、从0到1”的全新尝试。

“3月末的时候被通知说要延期,延期到5月中旬。”五一假期,剧团又接到线上演出的通知。受各种因素影响,原定于2022年4月中旬首演的《特洛伊女人》延期到了5月中旬,演出形式也从线下转到了线上。

决定要线上,但还没有决定转播团队。“从敲定转播团队,到录制那天可能也就10天一个星期这样。”

猝不及防,整个剧作团队陷入了更大的忙碌——与剧迷沟通、联系转播团队、重新导戏、重新排练……而作为主演的王娟,心中只剩下一个念头:把戏演好。

“我们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作为经验丰富的演员,王娟已然习惯了这种不确定性。“无论是线下演出、日期推迟还是线上演出,只要有演出安排,就要排练。”

图片

王娟排练照

但与线下演出不同,线上是录制转播形式。演员们不仅要专注于表演,还要注意到变动的机位。这无疑对表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场的转播导演会针对情节和表演给出不同的景别安排。在拉全景时,王娟会加强与其他角色的互动和配合,注重场景的和谐美观和情节进展的流畅;在拉近景和拍特写时,她又会加强动作的张力,在表情和神态上放大情绪。

在剧中,王娟饰演一名亡国的特洛伊王后,需要全程保持沉痛、悲壮、愤慨的情绪,在没有观众的情况下,她的注意力更需要高度集中,让自己进入角色,防止在中间跳戏或受别的因素的影响。

在紧张的时间里,从线下剧场到线上转播,如何让观众在方寸之间的屏幕里感受到身临其境的戏剧特性,也是整个剧组面临的最大难题。

王默吟是该剧的幕后工作人员之一。在杭州话剧艺术中心实习的六个月里,她作为这部话剧的宣传执行,见证并参与了《特洛伊女人》的诞生。

不同于运用蒙太奇手法(后期剪辑)的电影艺术,戏剧更需要现场性和互动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呈现出来的效果是有差别的。”王默吟说。

因此磨合并不容易,“第一次觉得完全没有配合,戏也重新导了一遍”,王默吟说,“导演已经对整个戏挺熟了,我也看了他们排练,包括最后一些补拍镜头,他也可以精准说出来是谁和谁的,是哪一段台词。”

主演王娟对此也深有体会。她之前有过拍影视剧的经历,“影视剧是一段一段拍的,话剧则需要在1-2个小时以内把戏剧情节、人物情绪延续下来。”而线上演出,要把这两种形式最大限度地融合在一起。“这是最有挑战的。”

不仅在排练演出上作出了很多努力,剧方也在很多方面对观众作出了补偿。

在剧团官方公众号上,他们发布了线上观演指南,推出了四款人物版票根供观众选择,尽力满足线上观演的仪式感。同时,他们同步开启了官方微信视频号、新浪微博、大麦等多平台云端直播,为观众提供更多的线上观演渠道,尽力解决因观看人数过多或网络卡顿出现的音画不同步等问题,改善线上观演体验。

图片

王娟现场演出照

在导演、演员和整个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特洛伊女人》的云端首演取得了成功。在近一个半小时里,云演出打破了剧场“墙”的约束,也打开了《特洛伊女人》的知名度。

一个月后,2022“西湖之春”艺术节上,《特洛伊女人》作为献演剧目,在杭州艺苑剧场成功首演,剧组终于如愿与观众线下见面。   

“当意外到来的时候,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勇敢地直面他,想出解决办法。”王娟说。

于大部分选择咬牙坚持重新开演的剧目来说,现在的日子依旧不好过。作为美国戏剧和音乐剧的重要发扬地,百老汇也受此次疫情影响严重,“关门”到“继续停演”,背后的种种决策与应对,再到国内剧院的“开”还是“不开”,于整个演艺行业来看,值得我们一同来探讨。 

02

不一样的体验

在《特洛伊女人》的直播弹幕里,有网友说,线上观演可以更仔细地观察到演员的面部特写,还可以多角度变换,带给了观众相比剧场观看不同的感受。

图片

《特洛伊女人》直播弹幕截图

不只如此,“云演出”的尝试,对很多观众来说都是新奇的体验。

“不一样的就是,没人挡着我了。”被问到线上观看和在剧场里有什么不一样,沈淮墨这么说。

她是个资深剧迷,在过去的2021年,她看了近三十场线下戏剧。一坐进剧场,她感觉“就是那种无与伦比的快乐”。

图片

沈淮墨的部分票根

“我长得矮,就买了池一(剧场座位池座第一排),结果看不见舞蹈演员的地面动作。我说是不是有点太离谱了呀。”

她身高一米六,不算矮,但饱受观剧时座位视野遮挡的困扰。有一次,坐在她前排的观众个子比较高,挡住了她的视线,“我看见的舞台不是长方形,是裤衩子形。”她无奈说道。

出于线上观剧的特性,人人只要走进直播间就等于坐在了VIP观众席,她挺满意,“线上的话,就不用举望远镜了。”

她平时也会找戏剧官方摄像的线上放映来看。虽然已经看过中文版《我的遗愿清单》的现场版,但“作为一个粉丝,当然还想见见错过了的东西”。

在“艺起前行”系列演出季,上海文化广场放出了中文版《我的遗愿清单》2017年首演版的高清官摄,让一众粉丝激动不已。不同于正在全国巡演的“卡司”(即演员阵容),曾经作为主演的阿云嘎和张博俊搭档的阵容已很难重现,这也是观众倍感开心的原因。看完直播,很多粉丝们直呼“完成了我的遗愿清单”。沈淮墨也不例外,“效果很好,我和朋友们哭得很投入。”

图片

沈淮墨和朋友观看线上音乐剧官摄

她本以为没可能再看到五年前的首演版,但这次线上放映,让她在忙碌的生活里与“世界和解了”,生活好像有了继续下去的念头。很久没看剧的时候,她觉得,艺术真的有慰藉心灵的作用。“继续下去,寻找下一个盼头。”

对于线上演出,王默吟觉得能看到面部细节固然好,但也会忽视面部之外的身体细节,“没有办法做到真正的补偿,你只能去得到一个牺牲另一个。”没能线下首演,她略有遗憾,“虽然技术上的进步,可以体验到戏剧的身临其境,但还是有共时空的问题。”

作为一名观众,她会很愿意看到喜欢的剧目在线上播放,但参与的新剧目被迫云上演出,她“很不是滋味”。线上云演出算是一种很好的补偿性方式吗?王默吟认为很难讲。

对在杭州大剧院工作过一年的阿年来说,经历线下演出的延期或取消,已经颇为常见。对于线上公演的新模式,她表示,大部分剧目都是线下演出后再次上传到线上进行播放。

“你想新的(剧目)如果放到线上它怎么卖呢?他还卖吗?这是大家都会考虑的问题。”阿年说。新的剧目是否会播放,还有待商榷。

而《特洛伊女人》在演出时,就是一部全新的戏。没有线下演出,没有观众基础,就意味着有亏本的风险。

对于线上演出,从免费到付费阶段的跨越还需要时间,如何在互联网中实现付费“云演出”的形式,仍是潜在的商业难题。

于大部分选择咬牙坚持重新开演的剧目来说,现在的日子依旧不好过。作为美国戏剧和音乐剧的重要发扬地,百老汇也受此次疫情影响严重,“关门”到“继续停演”,背后的种种决策与应对,再到国内剧院的“开”还是“不开”,于整个演艺行业来看,值得我们一同来探讨。 

3

大势所趋?

但可以确定的是,面对各种不可抗力因素,演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似乎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阿年也明显感受到最近几年国内的演出市场有在变好——无论是音乐剧还是舞剧,都做出了爆款。而如今国家越来越注重文化产业的发展,每年都有明确的指导文件,要求艺术创作者去产出作品。

“而且还有一个影响因素,是我自己觉得现在可能对于中国的演出市场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因为国外的团进不来,那留给你中国市场做精品的时间其实是很充裕的。之前看国外音乐剧的粉丝也没有办法,这就反向促进了中国音乐剧的发展。”

但实际上,过去两三年间,像杭州话剧艺术中心、上海文化广场这样积极探索戏剧展演的新形式,在国内并不少见。

2020年4月,国家大剧院率先开启了“云演出”的先河,截至2022年6月17日,共有 129场制作播出的视频节目通过线上为海内外观众呈演,播出时长累计超过 1.2 万分钟,全网总点击量累计达到 36.5 亿人次。

无独有偶。自2022年三月中旬开始,以“艺起前行”为主题,上海主力文艺院团、各大剧场及演出场馆将精品演艺内容搬上云端,回馈观众。从2022年3月12日起,几乎每天,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官方视频号都会进行剧目展演,在无法走进剧场的日子里,与观众相约线上。

各类演艺机构都在不断尝试,打破剧场空间限制,为观众提供高品质的舞台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也在微信公众号发起了投票活动——4月4日至4月10日一周间,在已经播放过的剧目中,由观众线上投票选出最爱的七部剧目进行重播。《玩偶之家》《商鞅》《浮士德》《万尼亚舅舅》等剧目呼声最高。

其中,契诃夫经典话剧《万尼亚舅舅》也是此次“云展演”首日播放的作品。

王默吟也在线上观看了这部剧。空闲时,她也会点开观看线上剧目,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浪潮》她看了三遍,她觉得观看机会难得,“你在线下演出的情况下可能都没有这样的机会去看。”

在成为工作人员之前,王默吟也是一名观众。从小她就开始学乐器、拉小提琴、演出,她几乎在剧场里长大。大学里,她去了校交响乐团。对于剧场,她有特殊的感情。

“剧场这个空间特别地感染到我,对我来说是很特别的一个空间。它三位一体共时空的这样一个概念,是剧场这个空间最珍贵的一点。这个空间其实让我们产生很多很相似的情感或者是共情。”

图片

图片

实习期间 王默吟拍摄的工作场景

因为喜欢,她选择去剧院实习。实习结束后,王默吟意识到,“它不是那么象牙塔,但是你得给观众营造一个非常纯净的空间、非常纯粹的艺术作品。”

晚上闲暇时,王娟也会在线上观演,看看其他在线上直播演出的戏剧或复映的戏剧,琢磨台词和表演,来提升自己。

晓青年剧团制作人王瑞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种线上的演出形式也让剧目孵化更容易被看到,给我们很多优秀的剧目、表演者和创作者更大的展示平台,让更多的观众了解、喜欢剧场演出,势必会为将来戏剧回归舞台积累更大的受众群体,我觉得这是很好的一件事情。”

在同样不能进剧场的日子,陆帕导演团队创作了第五届老舍戏剧节闭幕大戏《狂人日记》。在隔离期间,导演团队开始尝试和演员在线上进行排练,每天的排练过程他们都用公众号记录下来,引起了很多关注。

而伴随着一些知名演员、经典剧目的下场参与,“云演出”有了意外收获。歌手李健联动相声演员岳云鹏、作家余华、钢琴家郎朗开展了一场“老友新赏音乐会”,这场兼容演唱会、新歌发布会、好友聚会的精彩盛宴,一晚登上6个热搜,单平台播放量超3000万。此外,像歌手王源、组合五月天等线上演唱会也引发不小关注,频频出圈。线上音乐演出产业在疫情期间如雨后春笋,不断发展壮大。

“既然展露了勃勃生机,线上演出的使命有必要延续并不断激发新的活力。演出行业应该顺势而为,以线下为根,发挥线上优势,推动‘云演出’模式从复制到定制,借助XR、VR等科技手段,将‘云演出’打造成区别于线下演出的特色品牌,让更多特色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通过线上直播等方式留住大众吸引关注。”在大众日报的文章里,一位专家说。

于大部分选择咬牙坚持重新开演的剧目来说,现在的日子依旧不好过。作为美国戏剧和音乐剧的重要发扬地,百老汇也受此次疫情影响严重,“关门”到“继续停演”,背后的种种决策与应对,再到国内剧院的“开”还是“不开”,于整个演艺行业来看,值得我们一同来探讨。 

04

“剧中人”

谈到剧场,王默吟觉得不仅是呈现一场视听盛宴。“它提供的是一个整体的服务,从你进剧场,进到大厅,再到物料台,进到卖周边的地方,然后去合照,还包括看完演出以后,大家一起去打卡,去聚餐。”

沈淮墨也很赞同。小学开始,她在少年宫的舞蹈班学中国舞。一次翻跟头时,她意外摔了出去。之后,她查出了滑膜炎和压缩性骨折。“后来班级也解散了。”

但对剧场,她始终保留着一份好感。

她特别怀念去年看完音乐剧后,和朋友们约好一起直奔去喝酒的日子。喝完酒他们又打车去了海底捞,给一个朋友过生日,“三点钟在北京大街上撒酒疯,很快乐。”她享受线下看剧,也享受和朋友们的相聚。

像王默吟和沈淮墨一样,还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剧场,成为“剧中人”。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2021全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显示,全国演出市场总体情况方面,2021年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335.85亿元,相较于上年同比增长27.76%,而全年演出市场消费主力是18至39岁的年轻人。

“现在想考进剧团的新生演员仍然很多。剧团从一两百个人中挑选十几个实习生,在实习期后还需要再次进行互相选择。”王娟说。

在《特洛伊女人》演出期间,她一刻也没闲着,排练时几乎一天24小时都呆在剧场。有时,王娟只是想坐下来回个信息,刷刷手机。但没过一会儿,就会被“排练啦!”“大家集合一下!”的呼声呼唤,随即投入到表演中。

结束演出,王娟仍在马不停蹄地排练。她刚结束吴越文化节开幕式的演出排练,就要奔赴到下一场演出中。空闲时间,除了排练和演出,她还会抽空到高校为学生上台词课,“我觉得教书和表演是互相成就的关系。”从教书中,她更能认识到表演的实质,能更好地投入诸如特洛伊王后这样的角色塑造中。

像王娟这样的老演员和“剧中人”,仍然因为对戏剧的热爱而渴望留在这个行业发光发热。“我会演到直到自己演不动为止。”

关于戏剧演出的未来,王默吟仍抱着莫大的希望。

“我没有资格去预言它的走向。但是我觉得它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媒介,所以它积累下来的受众应该是不会消灭的,它一定能活下去。赚不赚钱和市场上的问题,可能还是要看运营,看整个大政方针。但我觉得戏剧演出市场一定会存续下去,这是一定。” 

(应受访者要求,“沈淮墨”为化名)

于大部分选择咬牙坚持重新开演的剧目来说,现在的日子依旧不好过。作为美国戏剧和音乐剧的重要发扬地,百老汇也受此次疫情影响严重,“关门”到“继续停演”,背后的种种决策与应对,再到国内剧院的“开”还是“不开”,于整个演艺行业来看,值得我们一同来探讨。 

05

记者手记

杨欣雨——

剧场是什么?

作品、创作作品的人、看作品的人,在同一个空间共同度过并享受同一段时间,是所有艺术形式中,少有的三者在一起的能呈现出来的状态。

“‘在一起’,是一件多么浪漫的事。”在默吟姐的朋友圈里,她敲下过这样一段话。

这是《特洛伊女人》的导演所说的话,也是我的心声。“在一起”难以实现时,幕布后的很多人还在默默努力。愿戏剧特性能给现实的人以慰藉,愿它永远带给我们思考。

祝艺菁——

线上戏剧真的弥补了很多缺憾。因为忙碌而错过的演出,因为不在同一个城市而错过的演出,因为距离太远而无法看清的许多演出,突然能通过线上平台与我们相见。更多的人,也因此走近了戏剧,了解了戏剧,被戏剧吸引。看似遥远的戏剧,就那么出现在了我们面前。

但终归还是大家同处一个空间中的戏剧才是真正的戏剧,才是最有感染力的戏剧吧。台上台下的人,在同一个时间和同一个空间中,完全投入到戏剧的世界里。在剧场中,大家一同拥有同一场幻梦,但这感觉却那么真实。这个空间里的呼吸和所有情感波动,是那么清晰可感。

仍然期待,一同线上观剧的大家,在线下的相聚。

来源:浙传新记协作者:杨欣雨 祝艺菁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由光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平台立场。
喜欢就给个赏吧
0人已打赏
images
以一灯传诸灯,终至万灯皆明
+关注
已关注
images
转发
100
洲明体育正式成为英超曼城足球俱乐部官方LED显示战略合作伙伴
举报
意见反馈
城市光网微信平台
城市光网小程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