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博物馆的“智慧大脑”!数字技术赋能博物馆打造多元化沉浸式空间
随着科技的进步,博物馆的沉浸式体验将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视听互动,而是将利用VR、AR等数字技术,观众将能够“穿越”到古代历史场景中,感受不同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生活方式。
同时,数字技术还能赋能文物保护、游览服务等其他方面,提升观众体验的同时,也为博物馆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下面就来看看这些优秀的博物馆数字化案例!
中国考古博物馆
在中国考古博物馆前,拾级而上,推开铸有《千里江山图》纹样的大门,一条“历史大道”在眼前展开,它以时间轴的形式展示了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节点和重大事件,铭刻着中华大地上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余年的文化史和五千余年的文明史。
(图片来源:人民画报)
在“文明起源”展区,一件距今大约4800年、出土于安徽蒙城新石器时代尉迟寺遗址的大口陶尊被置于入口处的显眼位置。这件文物腹上部有一组刻画符号,从上到下是“日、月、山”形,史学界认为这和汉字起源有一定关联。参观者只要轻点展柜玻璃,大口陶尊上“日、月、山”的图案便“跳”到了玻璃上,如若感觉图案不够清晰,还可用手指操作将其拖拽、放大。这是距今约4800年前的笔触与现代的光电效果的交叠重合,是穿越时空的对话。
石器时代展区的整个走廊被打造成岩石洞窟,两侧粗糙的岩石和头顶的星空点点,让人仿佛置身于原始社会的野外夜晚,墙壁上还投放着智人形象,为观众展现智人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形态变化。
(图片来源:人民画报)
在农业起源展区,水稻和谷子的模拟实景又把观众带到农田中,体会中国农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继续向前走进甲骨文展区,观众可通过视频观看甲骨文演变,体验一次商人占卜过程,接着以俯视角度欣赏复刻的山西襄汾陶寺城遗址。
互动玻璃展柜的实现来自于数字技术的支持。据中国考古博物馆馆长巩文介绍,考古博物馆对大口陶尊进行了3D扫描,并整体做了动画展示,由此,观众便可在大口陶尊前,通过触摸屏幕与展示物品进行互动,了解陶罐上文字的雏形。
数字化技术更是让观众与文物“亲密”接触,通过3D数据建模,文物可呈现在智慧屏幕上,只需轻触展柜玻璃,便能够全方位近距离观赏文物的细节、色彩。
(图片来源:中国妇女报)
在“宅兹中国”板块,有一块可移动的智慧互动屏,屏幕可停留在观众喜爱的文物前,供观众放大、了解,吸引众多游客体验。据介绍,未来中国考古博物馆还将建设博物馆智慧导览讲解系统基础平台,并通过大数据分析为观众提供个性化的参观线路推荐,同时结合室内定位技术为观众提供移动端的导览讲解服务。
在展览现场,视频呈现、多媒体互动、场景模拟、OLED透明显示屏、裸眼3D等手段的运用,为观众营造视觉、听觉、触觉等全方位的文化体验:在石器时代展品区域,穿插有模拟打制石器的互动视频;在甲骨陈列附近,观众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体验商人占卜的过程;通过3D建模重现的隋唐洛阳城定鼎门外,还设置了车辙、骆驼脚印等的道路模拟场景。
(图片来源:人民画报)
这些互动式观展、沉浸式体验让参观者仿佛置身于历史现场,有更强烈的身临其境之感。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说,“我们的目的不是要打造一个网红打卡地,而是希望借助这样一个平台,让厚重的历史、深邃的思想通过创造性转化,被更多人所了解。这是我们史学研究者的使命担当。”
郑州博物馆
在河南省郑州市的郑州博物馆,一部手机就能带领观众畅游博物馆,从扫码入馆到线路查询,从展览推送到需求反馈,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科技的进步。
拿出手机扫码,和郑州博物馆“AI讲解员”建立联系。在语音解说指引下,多位参观者正戴着AR(增强现实)导览眼镜驻足观赏。
(图片来源:郑州博物馆)
“戴上AR眼镜,瞬间穿越到50万年前,与史前巨兽纳玛象邂逅。”一位大学生兴奋地说,“通过AR眼镜,我对中原古象的庞大身躯有了新的认识,还了解了远古时期郑州一带的生态环境,这种体验让我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图片来源:郑州博物馆)
《红楼梦》数字艺术展吸引了众多古典文学爱好者。数字交互装置和沉浸式光影构建出一个“真亦假时假亦真”的书中世界。原创叙事音乐搭配沉浸式的光影效果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官冲击。许多观众特意穿着汉服前来打卡留念,记录下这份独特的体验。
(图片来源:郑州博物馆)
郑州博物馆副馆长郭春媛介绍,2018年,郑州博物馆谋划场馆整体智慧化建设,提出数字化创新的战略目标,围绕“智慧服务”“智慧保护”“智慧管理”,重塑博物馆中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的关系。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提升了观众的参观体验,也为博物馆管理带来了巨大变化。
在智慧服务方面,郑州博物馆充分考虑观众的需求。场馆开设了数字地图导览,会自动规划线路,让参观者可以轻松设置游览的起点和终点,找卫生间、开水间也更加便捷。一位观众感慨:“场馆太大了,我之前担心会迷路,没想到手机上就可以导航,太方便了。”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裸眼3D等新技术的应用,增强了博物馆的科技感和现代感。预约系统、场馆地图导览系统、客流监测系统汇集各种信息,在大数据的支持下分析出观众对场馆服务的需求,馆方据此完善服务内容、提供多样化服务。
(图片来源:中国妇女报)
郑州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的“公众留言板”成为“馆长热线”,可以第一时间获取公众对郑州博物馆的评价,方便工作人员及时回复处理。一位观众留言指出展览存在的问题,尚未离馆就收到了馆方的回复,他不禁感叹:“太快了!”
在郑州博物馆的办公区域内,记者现场体验了可视化管理系统。郭春媛说:“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我们构建了一个三维立体模型,如同为博物馆进行了全方位的‘CT扫描’。该系统能精确追踪每台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远程监控。一旦设备出现异常,系统会立即发出预警,确保问题被及时发现并处理。”此外,系统内置了智能提醒功能,针对设备质保期与维修期的多样性,自动追踪并提前通知即将到期的维保事项,帮助博物馆更好地规划预算与采购。
(图片来源:国家文物局)
文物保护是博物馆工作的重中之重,智慧化建设为此提供了有力支撑。据介绍,郑州博物馆建立了较完备的数字化保护系统。一是环境监测,整合环境监测系统,对展柜、陈列展览区和藏品库区等藏品存放地点设置温湿度及有害气体浓度数据采集点,对文物及其储存环境进行实时监控;二是系统报警,在藏品库房设置漏水报警系统,一旦检测到漏液即发出报警信号;三是应急调度,通过制度设定,根据需要调取安防系统图像,开展跨部门调度,将问题控制在初期阶段。此外,该系统还对200件馆藏文物进行三维扫描,为文物修复方案编制提供依据。
“郑州博物馆智慧化建设,是以新质生产力提升管理效能、推动博物馆实现新跨越的过程。”以技术创新为引擎,创新文物保护机制,重构管理系统,是对传统博物馆智慧化发展之路的有益探索。郑州博物馆以系统化的模式统筹全馆智慧化管理,为博物馆的现代化发展注入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