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如何助力疫情后文旅项目的发展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值得高兴的是,在各地积极有力的防控措施下,目前国内疫情已经得到全面控制,并且不断好转。然而在经历疫情的这几个月,文旅业无疑是受到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旅游景区以及其上下游的关联服务商和企业,均在这场“意外”中受到重创。当前,随着景区逐渐开放,常规旅游活动开始恢复,我们更要在生存中求发展,用新的路径和方法应对这场危机。今天就以夜游的角度,共同探讨下疫情过后景区的突破与发展。
景区免门票成为趋势,如何增加收入渠道
近期,西安市文化旅游局公布:西安市国有3A级以上景区面向全国所有游客免费3个月!没错,是面向全国所有游客,不仅是面向医护人员。这个消息对游客而言无非是好事,谁旅游愿意买门票啊?这下好了,兵马俑、骊山、大雁塔都能免费游玩了。
自西安开始免门票,国有景区免门票/限时免门票已成燎原之势……
事实上,景区免门票具有双面性,一方面看似免去门票,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从而促进餐饮、酒店二消品的收入。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要注意到,既然大部分景区进行免票,游客会被更具有特色的景区吸引。因此,对于很多相对“资质一般”的景区而言,免票意味着身处的竞争环境更加恶劣。那么如何增加其新的吸引力,是至关重要的。
植入夜游产品作为新的吸引力,无疑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之一。夜游项目可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促进餐饮住宿的收入;依托自身资源,变化出与白天景观完全不同的特色体验,打造沉浸式的体验空间;夜游项目属于轻资产投入,由重资产转向轻营销是行业趋势;夜游项目可作为单独项目进行收费,增加景区收入……夜游项目对于景区的好处,在这里不做过多展开,这里主要是从疫情过后的情形来说。
目前来看,景区开放均采用限流和实名登记的方式,科技在景区的运用中越来越发挥作用。随着智能旅游的发展,智能手环,景区APP等不断的融入旅游活动中。而夜游的特色正是高科技产品的应用。智慧景区与夜游进行完美融合,可省去一部分开发和管理成本,使得整个游玩过程融会贯通,科技感十足。同时,景区采用限流模式,这也符合部分夜游项目的特征,限流控流,使得沉浸式的体验感更好,提升旅游质量。
图片来源:旅界视野
城市游向乡村游转移,乡村更要亮起来
城市旅游向乡村,尤其是近郊乡村旅游转移在今年会尤其明显。由于疫情,上半年的休息时间过长,极有可能会压缩下半年的放假时间,尤其是学生群体的放假时间,这也使得长途游少了休假时间的支持。同时,因为疫情的原因,大家将会更向往自然、生态、健康的旅游目的地。乡村游就成为了首选。传统乡村旅游比较忽略夜间的部分,但其实夜间乡村更具备不一样的魅力。
同时,乡村游更具备了政策的支持。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今年在扶持乡村旅游的政策上,国家也是有着空前的力度。据2月5日发布的,改革开放以来第22个,21世纪以来第17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
一是破解乡村发展用地难题。明确提出将农业种植养殖配建的各类辅助设施用地纳入农用地管理,而且明确农业设施用地可以使用耕地。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前提下,通过村庄整治、土地整理等方式节余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发展乡村产业项目。
二是发展富民乡村产业。提出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健全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各地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是增加乡村投资。明确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按规定享受现行小微企业相关贷款税收减免政策等。并部署稳妥扩大农村普惠金融改革试点。文件还明确提出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三农”投入力度,中央预算内投资继续向农业农村倾斜等。
四是改善人居和文化服务。提出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向乡村延伸,扩大乡村文化惠民工程覆盖面。鼓励城市文艺团体和文艺工作者定期送文化下乡。实施乡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支持乡土文艺团组发展,扶持农村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收徒传艺,发展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保护好历史文化名镇(村)、传统村落、民族村寨等。
此外,当前随着城市大型灯光项目投资力度的减弱,乡村“小而美”的夜游项目将会更值得进行投资和运营。
线上娱乐快速发展,景区需要有“网红打卡点”
疫情期间,大家足不出户,逐渐带火了以在线教育、在线直播、生鲜配送等为代表的“宅经济”。而短视频类,如抖音,快手等,更是积累了大量用户,而其传播力和影响力也日渐增强。那么对于景区而言,若想在短视频类平台出圈、出众,除了好的创意外,其拍摄场景,科技运用,游玩方式也占了很大比重。
夜游项目对比其他景区项目的优势即是,相对较少的受到场地条件的限制,可以从无到有最大程度的发挥想象力,搭建沉浸式的场景空间,集互动性、趣味性、文化性于一体,且具有非常高的灵活性。营造绝美拍照的网红场景,创造闻所未闻的游玩方式,更利于景区的线上传播。
那么对于疫情过后逐渐处于恢复期的景区,为减轻自身压力,投资夜游项目,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分期投资模式:分期投资,分期打造,分期营收,从而做到分散风险。如以第一期的利润作为第二期的投入资金,以此类推进行有效循环。
2、合作投资模式:具有一定条件的景区,为了减少自己的投入,可采用合营模式。即景区出场地,夜游产品提供方以产品投入的方式进行入股,并以分成的形式进行利润分配。
3、投资换经营模式:夜游项目由大型公司进行投资,以换取夜游项目的部分经营权,或者与当地景区或政府换取土地开发权,民宿开发权等权限。
4、金融机构模式:此类型针对大型项目存在的资金压力,以第三方金融机构采用贷款或其他形式进行资金注入,景区采用分时偿还的模式,以销代偿。
5、前期培育、后期撤资模式:此类型普遍适用于政府的夜游工程打造。夜游项目投资方与政府签订几年的协议,第一年可对投资额进行均分,随后,政府不断撤出投资,待品牌成熟后,政府完全撤资,由企业进行投资和独立经营。
随着国外疫情的扩散,出国游受到抑制,从某种层面来说,对于国内景区而言是有利的。同时国内经济要发展,扩大内需依然是主流,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头戏,国家支柱产业之一,其上下游产业链依然是承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夜游作为文旅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发挥着极大的拉动作用。
因此文旅夜游行业的相关从业者、文旅灯光照明从业者及景观照明等相关行业要充满信心,但也要不断创新,做好预案,在“内容经济”崛起的今天,抓住游客心理需求,创造好的夜游产品才是获胜的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