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
活动

线上线下双接轨!AI重塑文旅行业生态!

0
0
收藏
分享
转发到光网
微博
QQ空间
微信
微信扫一扫
2025-03-05 09:34
城市光网

AI技术,作为新时代的智慧引擎,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文旅行业的生态格局,引领着一场从内容创新到服务体验全面升级的革命。AI技术与文旅行业的深度融合,不仅体现在线上接入AI大模型,打造AI旅行助手、虚拟数字人、智能服务平台等虚拟服务,还表现为线下机器人的应用,以及进一步推动文旅产业新的商业模式和生态体系的形成。

01

文旅企业、重点旅游城市竞相接入AI大模型

自春节以来,DeepSeek便迅速走红,引发了各行业的广泛关注。

2月12日,华数传媒(000156.SZ)率先推出融合DeepSeek的艾珈智行助手,应用于“诗画浙江文旅惠民卡”产品,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智能服务。同日,马蜂窝宣布其自研AI智能应用正式接入DeepSeek。

随后,黄山旅游(600054.SH)、中旅国际、中青旅(600138.SH)、岭南控股(000524.SZ)、同程旅行(0780.HK)等旅游企业和文旅平台,张家界、沈阳、杭州等重点旅游城市也相继宣布全面接入DeepSeek,将其广泛应用于AI旅行助手、虚拟数字人、智能服务平台等多个领域。

图片来源|广振智库

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正快速渗透到文旅行业,AI技术在文旅领域的应用进入加速阶段,推动文旅产业向智能化、个性化方向转型升级。

据世界院士专家联合会执行秘书长、中国民协新质生产力委员会秘书长吴高斌表示,DeepSeek等AI技术的接入,有望解决文旅行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核心挑战,如信息不对称、个性化服务不足、运营效率低下等问题。通过AI技术,企业能够更好地分析用户数据,提供定制化服务,从而提升用户体验,增强竞争力。

随着众多文旅企业纷纷宣布与DeepSeek大模型展开深度合作,AI技术在文旅行业的应用进入新阶段。目前,大模型在文旅中的应用场景及潜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智能旅游助手与行程规划。通过分析用户行为和偏好,DeepSeek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旅游路线推荐、景点讲解、酒店预订等一站式服务。例如,马蜂窝推出的“AI游贵州”等应用通过接入DeepSeek大模型后,消费者无需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做旅行规划,也无需在众多的景点、酒店、交通方式中进行筛选和组合。据悉,“AI游贵州”采用了思维链(Chain-of-Thought, CoT)推理技术,通过模拟人类规划行程时的逻辑链条,从“用户需求分析”到“景点关联性判断”,再到“时间、交通、体力消耗的动态平衡”,这种类人化的逻辑推演能力显著提升了行程合理性和用户满意度。而来自真实消费者的游记、攻略、笔记以及POI信息能够与DeepSeek的推理模型形成正向循环,每次规划后均通过消费者反馈优化算法权重。

图片来源: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二是智能客服与实时问答。DeepSeek可以充当24小时在线的智能客服,为游客提供实时、精准的问答服务。例如,黄山旅游旗下途马科技将黄山AI旅行助手全面接入DeepSeek大模型,结合用户画像和上下文识别,回答游客问题的准确率高达99.9%;中青旅通过DeepSeek大模型与遨游旅行大数据相结合,上线的智能客服系统为用户提供7/24小时实时咨询服务,全球签证办理、目的地信息查询、行程设计规划等常见问题的智能客服实时回答,通过智能化信息分流,进一步提升客服处理问题效率。

图片来源:湖南景思文化旅游集团

三是多模态交互与沉浸式体验。DeepSeek大模型支持多模态交互(如文本、图像、语音等),可以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沉浸式体验。通过语音和图像识别技术,DeepSeek大模型可以提供实时景点讲解,并结合AR/VR技术实现虚拟导游功能。游客可以通过与AI互动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甚至参与虚拟文化活动,增强旅游的趣味性和教育性。例如,张家界市文旅广体局与中国电信湖南公司合作,计划深化与DeepSeek技术生态合作,推动AI导游、元宇宙景区等创新场景落地。

四是景区管理与资源优化。DeepSeek在景区管理中的应用同样表现突出。例如,例如,张家界市文旅平台利用DeepSeek大模型实现了赋能商户管理系统,实现预订——收单——结算全流程自动化,同步智能推荐景区热销商品,助力商家增收30%;此外,通过前端客流相机+DeepSeek视频分析,还能实时监测旅游大巴轨迹、购物点滞留等违规行为,维护旅游市场秩序。

五是精准营销与用户洞察。DeepSeek通过AI算法和大数据分析,帮助文旅企业实现精准营销。例如,敦煌莫高窟基于游客搜索记录推送“壁画盲盒”,精准触达文化爱好者,这种“千人千面”的营销模式显著提高了转化率,改变了传统的粗放式营销方式。

六是AI驱动的文旅创作与互动。DeepSeek为文旅行业提供了创新的文化创作工具。例如,部分景区引入AIGC技术,游客可以通过输入关键词生成专属的游记、诗歌等作品。这种互动模式既增强了游客的参与感,又为景区创造了独特的文化印记。此外,在文化传播方面,AI可以生成多语言的文化解说内容,吸引国际游客,提升景区的国际化水平。

七是文旅人才培养与创意支持。DeepSeek大模型还可以辅助文旅从业者进行创意设计和内容生成。例如,在旅游宣传方面,AI可自动生成吸引眼球的文案和海报;在虚拟旅游体验设计方面,AI可帮助构建沉浸式场景。此外,DeepSeek还提供AI技术培训,帮助文旅从业者掌握智能化工具,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02

机器人参与到越来越多的文旅场景中

1月30日至2月3日,北京市AI科技庙会在海淀区举办。在这里,科技不再是冷冰冰的公式和数据,而是融入了生活、艺术、体育、教育等多元场景,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机器人会写“福”字、唱京剧、弹吉他、作诗和踢足球……为人们带来了一场集文化、科技、娱乐于一体的狂欢。

弹吉他的机器人|图片来源:海淀区科学技术协会

在泰山景区,一个四脚站立的机器狗,驮载着重物在山间行走。机器狗的静态承重可达120公斤,负重爬一趟泰山的速度比人快一倍,能够适应80%的路段。今年还有游客在泰山试用登山助力机器人,可广泛应用于登山、健身、跑步、日常行走、上楼等生活和工作领域。

图片来源:泰山文旅集团

从10年前的简单肢体控制,到如今拥有聪慧的大脑、灵活的肢体,机器人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在越来越多的文旅场景中,人们也经常能看到机器人的身影。

在泰山景区运送垃圾的机器狗,静态承载能力可达120公斤,在陡峭险峻的十八盘上也展现出优秀的平衡性和适应性;江西萍乡武功山风景区使用机器狗参与景区巡逻工作;乌镇景区的机器人导游不仅会讲解,还能识别游客的表情和动作,与游客对话,当游客表现出对某个景点的兴趣,机器人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背景介绍……这些都体现了机器人的服务功能,替代了部分重复性的人力劳动,同时弥补了人力所不能及之处。

浙江宁波图书馆引入的AI视觉盘点机器人配备多个高清摄像头,能实现360度无死角的书籍图像采集。机器人可精准识别书脊文字、索书号等,并与图书馆数据库进行比对,快速确定每本书的详细信息,减少人工工作量。此外,该机器人接入了DeepSeek等大数据模型,能回答读者提问,还能根据需求荐书、规划阅读路线。另一款送书机器人也在宁波少年儿童图书馆投入使用,读者只需提交所需图书信息及期望送达的点位,机器人的导航系统就能在复杂环境中快速规划路径、避开障碍物,准确把书籍送达目的地。

图片来源:宁波八益集团有限公司

除了基础服务,机器人的互动娱乐功能也越来越全面。在一些旅游景区、文博场所,人们能见到会画画、弹钢琴、作曲、写文章的机器人,其学习范围几乎媲美人类,水平随着训练量的增加而不断提升。科技与文化结合,提供了独特的互动体验,提高了场馆的吸引力。

日前,上海嘉定南翔古镇多出了很多机器人,唱歌、跳舞、巡逻、送餐,各种花式“整活”。这些机器人大部分来自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国际联创中心的入驻企业,游客可以听机器人唱歌、与机器人一同跳舞;企鹅机器人则在店铺门口卖萌招揽顾客;央视春晚同款机器人也现身古镇跟游客打招呼。

图片来源:南翔老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在江苏省戏剧学校,“戏曲教育融合创新项目”进校园现场,身着戏服、模仿穆桂英形象的机器人惊艳亮相。机器人灵动地变换动作,将穆桂英的英姿展现得淋漓尽致,吸引了不少学生。据了解,江苏省戏剧学校与企业合作定制了戏曲机器人,共同开发机器人戏曲台步和程式动作。

图片来源:江苏省戏剧学校

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科技馆推出的科普活动现场,机器人为游客带来精彩表演。|图片来源:井陉县科技馆

2024年,文化和旅游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数据局五部门联合发布《智慧旅游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鼓励和支持文博场馆、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主题公园等,运用VR、AR、XR、MR、元宇宙、全息投影、数字光影、智能感知等技术和设备建设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文化和旅游消费新场景。这为智能机器人等相关产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了一款名为“天轶”的机器人,其特别之处在于,“天轶”搭载了具身智能情感大模型,可以对人类的情感进行反应。可以预见,DeepSeek庞大的知识库可以让机器人在语义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上都得到显著提升,简而言之——机器人会变得更像人。其在文旅领域的功能更加让人充满想象,比如,机器人和演员同台表演节目,共同进行艺术创作;机器人跟人类携手旅行,不仅能提供讲解、搬运行李的功能,还能提供情绪价值。

会跳舞、握爪、趴伏、奔跑,有十八般武艺,还能被游客牵着遛,且能边遛边和游客唠嗑的AI小蚂ROBOT。|图片来源:马蜂窝

1月22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四海一堂春——乙巳蛇年新春文化展”对公众开放前,机器狗舞狮表演吸引了大批观众驻足观看。|卢 旭 摄

将来,机器人会改变文旅行业的现有生态,为人们带来更惊艳的体验,还是仅作为产业链条上的辅助,仍未可知。当前,机器人在文旅领域的应用还主要体现在基础服务上,数量也没有实现量产和普及,更多作为吸睛手段亮相,能否提升场馆、景区运营和管理水平,能否产出经济效益,还难说。“市场上已经有那么多智能交互软件了,机器人一定要能说话、会互动吗?埋头做事也很好。”有人觉得,机器人服务不如真人服务有温情,无法实现与人的情感共鸣,在一些复杂问题的解决、突发情况的应变上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机器人进入文旅业既是科技进步的体现,也是行业发展的契机,文化和旅游作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民幸福指数的领域,最终的服务对象是人。推广机器人的目的不是为了炫技,而是通过科技赋能提升文化感知和旅游体验,让科技为更多人服务。

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AI在文旅产业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产业向智能化、个性化、精细化方向发展。有专家认为,未来三到五年,AI技术有望将进一步重塑文旅行业的生态。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由光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平台立场。
收藏
举报
喜欢就给个赏吧
0人已打赏
images
转发
100
洲明体育正式成为英超曼城足球俱乐部官方LED显示战略合作伙伴
举报
意见反馈
城市光网微信平台
城市光网小程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