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全市之力”大推!苏州这篇“夜经济”文章,够硬核!
3月10日、30日,苏州先后两次召开会议,专题调度夜经济及“姑苏八点半”筹备工作;3月23日,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带队,用一天时间深入姑苏区调研夜间经济工作;4月14日,苏州接连公布关于加快苏州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十条举措,为推进“夜经济”发展再添“一把火”;4月26日,苏州市委市政府又召开了“苏州旅游促进大会”。会上苏州市委书记、市长亲做推介,其中,“姑苏八点半”登场更是大会的重头戏……
自今年3月份,苏州提出要打造“姑苏八点半”这一夜间经济品牌,相关动作便接连不断。无论是接连召开调度会,开展专题调研,还是密集出台意见措施,苏州传递的信号都显而易见:发展“夜经济”,打造“姑苏八点半”夜经济品牌,苏州从政府到市场,正全力以赴。
同时,变身“金牌导游”,吆喝夜经济的苏州市长李亚平表示,接下来苏州将完善一流支持政策,致力于打造最有旅游发展生态;继续构建一流供给体系,致力于打造最优旅游产品;建立一流推广格局,致力于打造最优旅游品牌;营造一流消费环境,致力于打造最优旅游服务。
苏州打造“夜经济”的时间背景
抢抓“夜经济”,助推经济新引擎,激发内需增长新活力,苏州嗅觉敏锐,动作迅速。实际上,苏州此举有特殊的时间背景。因为疫情,全国旅游业经历了严冬,各地经济也大受影响,而以“姑苏八点半”为品牌抓手,使旅游复苏,“释放受抑制、被冻结的消费力量”是苏州大提旅游的一个初衷。
但这篇“文章”又远远不止这些,特殊节点的特殊谋划,既立足于解决当前危机,又谋局未来。
“姑苏八点半”是苏州历史上一个重点打造的、划时代的文化品牌。她不仅富含杰出的文化价值,其潜在经济效应更具有迫在眉睫的战略意义。
这么说的依据何在?先看如下三个时间节点:
· 2014年5月,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随着经济体量的壮大和增长质量的优化,中国经济增速的百分率开始放缓;
· 2018年3月,中美贸易战爆发——至2020年1月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签署,中美两国22个月你来我往多个回合不分胜负。中国整体外贸环境遭遇更多不确定性;
· 2020年1月,中国开始集举国之力抗击新冠肺炎——从2月开始,早已存在多时的新冠肺炎开始于欧美各地全面爆发。复工复产的中国外贸企业立刻受到需求不足的强大冲击。
所以说,中国经济如今面临的挑战,正是“新常态”下的战略性放缓、中美贸易冲突和全球疫情的“三重叠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发布《世界经济展望》
作为世界最大制造业基地之一,以开放多元和自由贸易塑造城市伟大繁荣的现代苏州,对“三重叠加”最感同身受:
· “新常态”下苏州经济面临紧迫而持续的转型升级压力;
· 苏州是中美经贸摩擦的主战场。苏州占全国对美出口的1/8,全省对美出口的2/3;
· 苏州进出口总额占全国7%、全省50%。苏州外贸依存度高达126%。
尤其是后两者,保护主义和疫情,正通过外贸这根链条冲击苏州经济。呼啸而来的经济冲击,正呼唤大至全中国、小至苏州市,要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大手笔启动经济另一大引擎——内需市场。
拉动内需,升级消费。这就是“姑苏八点半”夜经济登上历史舞台的时代背景。
苏州“夜经济”有全方位政策支持
1、推出系列举措支持疫后文旅复苏
作为抗击疫情中率先“苏醒”的城市,苏州推出“支持文旅企业的实施办法”“文旅行业复工开放指南”,给文旅企业提供“救命钱”“及时雨”,尽最大努力使文旅企业“活下去”。
接下来,为了让文旅企业“活得久”“长得好”,推出一系列举措:
★ 涉企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一般违法行为从轻减轻处罚;
★ 全面深化文化市场“放管服”改革,在法定办结时限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行政许可事项审批效率,最大限度便利市场主体;持续推进全覆盖的旅游标准化,深化旅游诚信体系建设;
★ 建强苏州旅游总入口和苏州文化云平台,苏州的旅游营商场景将获得精准支撑。
2、提供最热力的文旅投资环境
苏州具有超大容量旅游资源、超大容量旅游市场,提供超值增量的旅游投资机会。
★ 坚持“项目为王”,把项目建设作为引领文旅产业发展的龙头和抓手,编制文旅项目投资指南,即将推出一系列文化和旅游产业专项招商引资活动。姑苏区已先期推出“姑苏八点半”招商载体热力图,搭建姑苏招商云平台,持续放大“苏州创博会”“苏州国际设计周”吸附高端项目功能。
★ 重点发展设计、动漫、电子游戏(电竞)、工艺品等产业,积极引导老字号、老工艺品迈向高端化、定制化、品牌化,携手打造一批“网红品牌”和“爆款产品”。苏州已经成为知名旅企竞相落户的“热地”,工业园区华谊兄弟影城、太仓复游文旅城、中联投文化夜show、百盛夜购、均瑶夜娱等一大批优质项目陆续华丽开幕。
“姑苏八点半”招商载体热力图
3、持续出台促进夜经济发展政策
近期,苏州密集推出《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行动方案》《加快夜间经济发展意见》《促进“姑苏八点半”苏州夜间经济发展的十条措施》等政策。
★ 系统推出“全年度”消费激励计划,从天天、周周到月月、年年,持续的消费升级、持续的激励升级,让大家体验到“锦鲤跳龙门”的快感和惊喜,苏州将成为“常来常往、常来常想、常来常新”的真正的旅游目的地。
★ 推出“全天候”消费体验环境,激情点燃“姑苏八点半”夜经济品牌,把苏州的旅游资源开发到“白+黑”“5+2”的新极点,以最好的消费和旅游体验促进市民和游客“吃住行游购娱”心动行动,让各路游人“来了就不想走、醒来还在苏州”。
★ 率先推出“全市域”无理由退货消费保障机制,市县联动、先行退款再处理、线下购物线上退货、实体店购物异地服务站退货,“诚信苏州”将让“游在苏州、买在苏州、放心在苏州”家喻户晓、声名远扬。
发展“夜经济”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苏州能搞夜经济吗?我们先看另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古城西安。西安夜经济“大唐不夜城”的成功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2019年春节期间,大唐不夜城接待游客387万人次。
“大唐不夜城”的成功得益于三点
1、背靠历史文化资源——“帝王之都”的西安本就是驰名遐迩的旅游重镇。大唐不夜城主打“唐文化”,以盛唐文化为背景,以唐风元素为主线,致力于打造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旅游、商务为一体的一站式消费天堂。
2、拥抱现代科学技术——大唐不夜城的街区设置有374组智能化集成杆,400多组摄像头,而且全街免费提供WiFi。新技术赋予了不夜城方面实时抓取街区人流密度的能力,还能使其利用WiFi信号或手机号来源地去识别客源地,以此建立数据库,从而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业态调整和品牌推广。
3、全力打造超级网红——通过打造超级网红迅速抓住了年轻人的眼球,尤其是身着盛唐华服的超级网红“不倒翁小姐姐”。抖音发布的《2019抖音数据报告》显示,西安与北京、成都、上海等一同入围2019抖音点赞最高的国内城市TOP10。
西安有的资源,苏州有吗?
先看历史文化。从励精图治的阖闾、力拔山兮的项羽,穿越魏晋六朝,至宋明清,苏州一步步成为中国经济最为发达、人文荟萃之所在。烟雨中数不清的大街小巷、亭台楼阁、广厦华府饱含着书香和柔情,塑造出苏州坚如磐石的软实力。2019年,苏州接待国内外游客1.34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751亿元。
再论现代科技。苏州是世界和中国的制造业中心之一,对科技实力的市场化运用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只要苏州下定决心发展夜经济,当中的科技投入、创新和运用完全不在话下。以苏州人的执着和办事效率,新技术的运用一定会是“姑苏八点半”最引人瞩目的亮点之一。
至于超级网红。旅游业中的网红,苏州的确少了些。然而,正如大唐不夜城中的“不倒翁小姐姐”,是前者的存在为其提供了载体,超级网红反过来也进一步强化了旅游载体的影响力。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载体本身。只要“姑苏八点半”最终做出品牌效应,届时属于苏州的超级网红自然应运而生。
图片来源:荔枝新闻
苏州发力夜间 打响夜经济品牌
发展“夜经济”,从读懂自己的城市开始。“姑苏”既是苏州的核心老城区,也是外界对苏州的另称,是苏州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名片。正是依循自己的城市品格和文化脉络,苏州提出要深耕姑苏IP,倾力打造“姑苏八点半”夜经济品牌。
据“苏州新闻”报道,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夜消费活动,苏州力争到2022年底,姑苏区夜间经济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15%以上,增速年均10%以上;接待入境过夜游客每年同比增长10%以上;人均花费金额每年同比增长15%以上。
如何把“姑苏八点半”的特色显示出来?
立足苏州千年的古城文化,蓝绍敏提出,要做好旅游策划的文章,以营销的思路,让苏州夜show、夜游、夜食、夜购、夜娱、夜宿有机结合起来,明确具体节点、具体线路,找出爆发点、创新点。
尽管推进夜间经济速度如此之快,力度如此之大,但是苏州并没有降低和忽视各个街区的特色塑造以及质量把控,而是将文化与消费完美交融,培育新的增长。
图片来源:荔枝新闻
4月3日召开的“姑苏八点半”全球招商网络云推介活动上,姑苏区发布“一极一环三板块多节点”的空间发展布局:以“观前街”产业整合与提升为重点,打造苏州夜间经济的先行极;以“环护城河”水上观光带打造水上夜游环;以“观前街—平江路”“山塘街—石路”“南门—盘门” 为集中建设发展的核心板块;以南节点渔家村、北节点虎丘湿地、东节点相门仁恒、西节点枫桥夜泊为主体进行多节点布局。
据报道,到今年底,随着三大片区全面协调推进,围绕“夜SHOW”“夜游”“夜食”“夜购”“夜娱”“夜宿”等方向,苏州将分别培育和树立特色标杆项目,针对不同人群需求提供多元服务,实现消费升级。
此外,4月25日,姑苏区发布了“夜游姑苏 别样精彩”五大核心夜游产品和九条深度夜游线路。其中,五大核心夜游产品包括:“商圈不夜天”、“掌灯夜游园”、“夜食行无界”、“街巷夜生活”、“博物馆奇妙夜”。
这样因地制宜的规划和布局背后,是苏州对城市气质的准确认知,也是对品质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的精准把握。它要回到姑苏,回到橹声灯影、评弹昆曲、小巷石桥、临水客栈、赤豆圆子、虎丘泥人的苏式生活中,以“国风苏州”的“慢”,吸引游客、推动起经济发展的“快”。
图片来源:荔枝新闻
正如蓝绍敏所说,“城市就是景区”,要“把旅游业作为打响‘苏州最舒心’营商服务品牌的核心资源来经营,作为提升‘苏州都挺好’城市品质的战略资源来运用。”
从这个意义上说,“姑苏八点半”背后是苏州提升城市整体品质与形象的雄心与谋划。相信对于苏州而言,“夜经济”绝不是一个只热一个春天的网红词,而会成为苏州未来的主流词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