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
活动

文旅如何深刻理解习总书记指示,做好“十五五”规划

0
0
收藏
分享
转发到光网
微博
QQ空间
微信
微信扫一扫
2025-05-23 11:29
巅峰智业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 “十五五”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强调 “适应形势变化,把握战略重点,科学谋划好‘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十三五”“十四五”规划《建议》起草组的组长。此次 “十五五” 座谈会较10年前谋划“十三五”规划的华东7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早了20多天,紧迫感显而易见。

01

目标导向

把握旅游强国建设总目标

“十五五”期间是我国从“旅游大国”迈向“旅游强国”的关键时刻。早在2000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就首次提出建设旅游强国的目标。2015年9月,人民日报刊登《人民要论:加快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提出旅游+是开启旅游强国建设的钥匙。2018年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提出,2040年将我国建设成为世界旅游强国。《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已经明确提出2035年,要“基本建成世界旅游强国”。

2024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旅游发展大会上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为全国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明确总目标,推动实现旅游强国建设,必将成为“十五五”期间各地文旅工作需要把握的总体导向。这一目标体系可分解为 “三级跳” 路径:

国家层面:构建 “世界级旅游产品矩阵+现代化治理体系+国际化服务标准” 的强国根基,重点培育世界级旅游景区、国家文化公园、入境旅游枢纽等战略载体;

区域层面:实施 “旅游强省、旅游强市、旅游强县” 的建设工程,十五五各地需要明确自身建设旅游强省、强市、强县的目标与路径,通过创建国家级旅游品牌(如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旅游休闲城市、旅游休闲街区等),形成 “龙头引领、全域协同” 格局;

产业层面:推动 “文旅 + 科技”“文旅 + 生态”“文旅 + 乡村振兴” 等领域深度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提升产业附加值与全球竞争力。

02

环境研判

在复杂环境变局中洞察战略机遇

“十五五” 时期,文旅产业发展面临更为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在迎接挑战的同时也将迎来多重机遇:

首先,我们处于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加力期,文化旅游产业需要有新作为。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3万美元,居民消费正从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消费重心从商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文旅消费亦从 “有没有” 迈入 “好不好” 的品质竞争阶段,亟需加大高品质、个性化文旅产品的供给力度,以匹配消费升级需求。

第二,发展动能转换期,亟待文化和旅游注入新动力。科技创新(如 AI、元宇宙、智慧旅游)或为破解产业发展瓶颈的核心引擎,推动文旅业态向数字化、智能化、沉浸式方向深度变革。

第三,人口结构深刻变化期,对文化和旅游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中国老龄化率预计在2030年左右占比超20%,催生万亿级康养度假市场。Z世代成为文旅消费主力。因此需精准对接康养度假、休闲旅居、国潮文化等消费需求。

第四,外部环境多变期,给文化和旅游发展带来新挑战。入境旅游成为 “文化出海” 重要载体,需以文旅产品为纽带,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第五,全球治理秩序重塑期,赋予文化和旅游使命。

03

规划重点

构建 “十五五” 发展四梁八柱

1、培育文旅新质生产力,抢占产业升级高地

“十四五”期间,新质生产力这一新概念应运而生,并随着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而火速出圈,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力量。对文旅产业而言,新质生产力是通过创新驱动、科技赋能和资源优化配置,形成的高质量发展动能。它强调以文化为内核、旅游为载体,借助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打造沉浸式、个性化和可持续的文旅体验,推动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在新质生产力的提升路径上,国家也有明确的路径指向。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因此,“十五五”期间,各地应发挥好科技在文旅产业中的应用,提升文旅产业的科技创造力。

2、把握入境旅游市场风口期,建设国际化旅游目的地

入境游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国际吸引力和旅游竞争力的直接体现。加快建设旅游强国,入境游是重要内容。2024年以来,伴随着240小时过境免签、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等政策落地,中国以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开放,迎来越来越多外国游客,催生了入境旅游热。为了更好承接入境游热度、提升国际旅游形象,各地区纷纷将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列入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因此,在“十五五”规划期间,应更加重视“China Travel”首站城市在入境旅游体系中所发挥的作用,并在规划中指导这些城市做好专项规划。

3、做好县域经济下的县域旅游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兴则国家强。在“十四五”期间,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为县域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不仅促进了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还改善了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推动了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县域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振兴,这为县域旅游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2024年,小城经济、反向旅游、奔县游等一度成为旅游热点,最具性价比的县城及乡村迎来了空前发展。

在“十五五”期间,国家城镇化“加速期”逐渐步入尾声,城乡融合发展的迫切性进一步增强。县域旅游作为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应摒弃设限思维,让景区开放起来,让县区联通起来,县域之间加强联动、共享资源,做好县域经济下的县域旅游。

4、构建“文旅+”产业生态圈,释放融合倍增效应

2024年3月11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三场“部长通道”上,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表示,文化和旅游、诗和远方已成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文旅可以加百业,百业也可以加文旅,百业只要加上了文旅,既带来了人气,又开辟了财源,就会出现人财两旺的好势头。

通过跨界联动,聚焦“文旅+”尤其是文体旅、文商旅融合发展的主要业态,结合区域旅游市场和旅游资源特性,形成消费链延伸与价值叠加。包括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交通+文旅、水利+文旅、文旅融合新业态、文旅+音乐、赛事、影视等。通过“文旅+”模式,把游客的消费留在本地产业链里,最终形成“1+1>2”的多赢局面。

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际,科学且精准地谋划“十五五”时期的文旅发展,已成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期,是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的攻坚期。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由光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平台立场。
喜欢就给个赏吧
0人已打赏
images
转发
100
洲明体育正式成为英超曼城足球俱乐部官方LED显示战略合作伙伴
举报
意见反馈
城市光网微信平台
城市光网小程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