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出圈”!沉浸式剧本杀成景区流量“新密码”?
“原来玩剧本杀就像演戏,鼋头渚景区的长春桥、太湖仙岛都变成剧中场景,玩家被完全带入剧情,诠释自己所扮演的人物。一边赏风景一边玩游戏,全程约3小时,真的非常有趣。”游客小吴对自己首次在景区玩剧本杀的经历大呼过瘾。
当前,国内多个景区引入沉浸式剧本杀,以“剧”为线,串起文旅产业链,景区、街区、商户、游客等主体在新场景中随“剧”起舞,萌发新的消费增长点。
这一创新之举能否为景区吸引流量?这一新型业态能否带动文旅场所“火出圈”?又将为文旅行业转型提供哪些借鉴?
南京夫子庙
穿越文人笔下的诗意秦淮

游船、逛展、观剧……日前,来自金陵科技学院的“00后”大学生朱商巨与同学来到夫子庙景区,沉浸式体验了一次深度游。结合“宁好,毕业季”活动,夫子庙景区每天推出500张免费票券,邀请学生参与古风沉浸式剧本演绎体验项目,朱商巨与同学正是首批体验者之一。朱商巨说,虽然自己是南京人,这次深度打卡了大小景点后,才真正了解了夫子庙景区。
传统景区夫子庙,融入剧本后有了更年轻的色彩。据南京夫子庙文化旅游集团运营发展部部长田树鹏介绍,目前景区打造的沉浸式体验分为“大幕起,一梦入戏”“戏中角,聚首共赴”“欢聚时,人声鼎沸”3幕,结合景区科举文化以及景点包含的历史人物、故事,用“剧本杀”的形式串联景点和商家,让市民游客感受古今交错的场景。
景区现开设少儿沉浸式剧本游戏《跟着诗人游秦淮》,小朋友换装化身唐朝小诗人,在江南贡院、王谢古居等景点根据剧情任务搜寻线索,了解古代科举制度和王谢家族的故事。该沉浸式项目一经开放,场场爆满。
田树鹏介绍,针对青年学生,景区将推出《洄梦秦淮》,每周五周六晚间,夫子庙景区还在室外上演《上元灯彩》环境戏剧,李香君故居和大成殿景区也将推出沉浸式剧本演绎。此外,景区内“秦淮戏院里”也正在打造沉浸式戏剧,营造“人在戏中游”氛围。
成都宽窄巷子
感受“四大家族”的魅力风采
去年5月20日,全国首款以城市人文为题材的大型沉浸式实景剧本杀《十二市》正式在成都宽窄巷子景区上线。成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烟火气十足的城市,无数考古发现证实成都的漆器、蜀锦等手工制造业从汉代起便闻名遐迩,到了早期商品经济萌芽的宋代,在这所城市更是逐渐产生并形成了著名的市集节日。
宽窄巷子《十二市》剧本杀正是以成都十二月市真实历史人文做背景,萃取了漆艺、蜀锦、蜀绣、酒醋等代代传承的传统民俗珍宝,用剧情游戏的方式,创立因“漆器、蜀锦、蜀绣、酒醋”四项传统手工艺闻名的“四大家族”、将巴蜀商业经济发展以来百家争鸣的手艺匠作归类“十二门派”,打造同川剧、名小吃等蜚声国内在地文化元素。再以贯穿于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里的信息线索,以及众多专业真人NPC(Non Player Character,指游戏中的非玩家角色)与玩家深度互动,能够满足不同属性玩家在同一时段中任意选择解谜线、拜师线、趣味线等迥异的情节走向,同时游戏。
《十二市》以剧本杀的剧情大纲为脉络,宽窄业态为内容,实景搜证为串联,沉浸体验为吸引,IP升级为目的。立足为人熟知的成都特色旅游景区的宽窄巷子,融合并升级打造成一个20万平方米的实景互动真人NPC游戏世界,采用了最前沿的智能交互技术诸如VR、AR、裸眼空飘3D等,增强剧本杀游戏的沉浸体验感。
创始人陈柯表示,剧情设置的初衷是让大众关注民俗、谈论民俗、了解民俗,才能将民俗传承下去,始终保持和时代同呼吸的生命力,在这个城市中真正“活”过来,“让融入在成都骨血中的文化基因在游戏中流动了起来。”
无锡拈花湾
沉浸“飙戏”赋予游客新体验

无锡拈花湾也在筹备“古镇+剧本杀”产品,拈花湾景区总经理朱唯丹表示,拈花湾最大的特色是艺术美学,包括自然美学、禅生活美学、舞蹈美学、建筑美学等。拈花湾与剧本杀的结合,最大特色在于剧本与户外场景的结合。
拈花湾景区将一栋青年旅社客栈的下沉式客厅改造成剧本杀的游戏场景,沉浸式场馆布置+专业DM现场引导+3000多华服换装,深度还原“飙戏”现场。通过线上串联及对拈花湾核心场景的文创设计,以游戏化的方式实现拈花湾的数字景区沉浸式游览,赋予游客以内容链接场景的全新游览方式及体验。
朱唯丹介绍,拈花湾与剧本杀的规划应向“酒店住宿+剧本杀”“沉浸式演绎+剧本杀”两方向发展。拈花湾有丰富的住宿空间,1家五星级酒店,27栋主题客栈,每一栋客栈背后都是一个禅意美学故事。无论从氛围营造还是剧本创作来说,都可以打造独一无二的沉浸体验。
“相对于城市里的剧本杀空间,古镇更能提供一种‘抽离’的场景,营造‘虽已出戏,仍在戏中’的感觉,因为古镇本来就拥有‘非日常’ 的氛围。而住宿功能,又让为玩家的沉浸式体验加分,想象一下,连睡觉都是在戏中,对年轻人来说很愿意尝试。”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晓峰说。
新兴业态如何“火出圈”

如何让“景区+剧本杀”这一新兴业态运营得更好?盐城市大丰区旅游服务中心主任张帆认为,关键是顺应文旅市场需求,在文旅融合方面持续发力,通过剧本杀和IP品牌打造相结合,创造并完善更加年轻化、多元化、主题化的文旅业态。值得注意的是,景区引入新兴业态要对自身的特色优势有清晰明确的定位,以不突破这一框架和定位为前提,围绕市场需求,提升产品形态丰富度,创造沉浸式消费场景,提升游客黏性。
类似的“景区+剧本杀”模式,无疑是文旅行业前行路上的一次创新。文旅业界更应该思考的是:新兴业态如何引进、孵化直至“出圈”,“出圈”后又该如何有效运维、保持热度?
位于常州的东方盐湖城景区是较早探索旅游演艺的景区。据了解,景区演艺已从过去定点定时的主题演艺,到覆盖全园、与游客近距离互动的14小时江湖路秀,并探索“旅游+剧本秀”的结合,推出原创悬疑产品《梨花幻境》。自逍遥仙镇入口处开始,一路信步漫游,不时邂逅各种武侠人物,随时化身“戏中人”,可以唤醒不同年龄段游客的武侠记忆。
“旅游产业链长、受益环节多、覆盖面广,应从单一的门票经济转换为多元化的旅游经济,探索新模式和推动产业深融合同步,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现代服务业智库研究员李贲建议,推动“文化+演艺+休闲+夜景”旅游消费模式,丰富夜间游览产品,创办和提升一批夜游主题活动,推出夜晚特色休闲娱乐项目和夜游精品线路;或依托景区、文化产业园区、城市综合体等载体,优化文化旅游演艺项目,提高服务质量,建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新兴文旅消费集聚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