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
活动

国外舞台美术的“闪光点”!创意力十足!

0
0
收藏
分享
转发到光网
微博
QQ空间
微信
微信扫一扫
2022-09-15 09:38
影像骑士

“Omphalos”

探索人类生存与时间·宇宙的反思    

“Omphalos”是由国家舞蹈公司Ceprodac的20名舞者在墨西哥城创作,此作品探索关于墨西哥历史起源的被遗忘的古老欧洲和土著神话,将这些神话转化为对人类和人类生活在宇宙中的地位的反思。作者Damien Jalet 在作品中讲述了关于生与死的非凡观点,循环和螺旋式的舞蹈也影响了人们对时间的感知。凭借此作品,作者成功创造了一个关于“人类存在和消逝的永恒循环”艺术作品,让整个作品成为过去和未来之间,一道无与伦比的桥梁。

“神话的指引”

作品以古老神话为切入点,神话奥秘的指引下,展开了对于世界·时间与人类的思考,以艺术舞蹈的中间点,带领观者进入生命探索的空间。

传说宙斯委派阿波罗来到德尔菲,并赐给阿波罗一块岩石,“Omphalos”,名为肚脐。因而德尔菲也被世界称为“世界的肚脐”。

设计师以此为作品的灵感来源,将墨西哥当地的文化与欧洲的神话进行结合,深度挖掘了一个关于“遗弃”的故事。以舞蹈为支点,观察当今科学与通信发展的背景下废墟中的土著文明的衍变并展开深层次的存在性思考,将被遗忘的欧洲土著古老神话转化为对人类在宇宙中生存地位的反思

舞美设计:“世界的肚脐”

墨西哥布景设计师豪尔赫·巴利纳以一个锅型岩石质感的“世界肚脐”来作为舞台,开场从彻底的黑暗中展开,接着在光束的聚焦下,舞蹈的人群开始涌动。随着鼓点与乐曲,舞者开始舒展表达角色的动作,在上面演绎一个奇怪而神秘的循环重复,然后突然中断的故事。

在舞蹈的呈现中,我们脱离物质世界的枷锁,在时空旅行中邂逅奇幻星球。而舞者站在时空的“旋涡”里,在诠释生命的节奏与时间的奥秘。

音乐,贯通整个艺术作品,艺术的表达需要乐感。我们可以在作品中听到日本音乐家版本龙一和原麻理彦的音声,在音符的跃动中,观者沉浸在寂静美好的旋律中,舞者在听音乐的同时也能听到自己身体的声音,在美妙的旋律中,产生一种无与伦比的和谐。

除此之外,电子音乐与舞蹈一起产生了一种神奇的吸引力,让观者在观看时进入一种奇幻的恍惚空间,并且在沉浸作品的魅力,感叹一种永恒的魔力。

舞者造型,是整个戏剧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尽管舞者舞姿类似,衣着相同,我们仍能在忽然之间的艺术高潮间感悟到舞蹈者身体上的与众不同,能感受到每个角色中所代表的角色告白。在舞者的跳动与演绎中,我们找到隐藏艺术中的美感、碰触永恒之间的奇妙。


“影子黑布”束缚解脱之后释放的是追求真理与自由的灵魂,在神秘的乐曲中,扭曲的舞姿与音乐彼此交织,为观者呈现物体运动的几何美感,像是开始掌握时间,找到阔别已久的旷世自由,找到新生的感觉。

在现场还设计了一个“会呼吸”的钟摆,通过扭曲变换的频率来模拟当代回声的波动与无线电传输发射器,让“Omphalos”作品在这种氛围中交织弥漫,像是在几乎被遗忘的过去和不确定的未来之间来回穿梭。舞者不断扭动舞姿,像是被束缚在时间的眩晕里,并在门户再次关闭之前重新跃动舞姿,象征着时间的永恒。

追寻时间与生命与宇宙的命题解答存在于人类的一生。而关于幸福的追求却始终在人们的心中。


  《飞翔的荷兰人》 :白日梦境   

1838年,威廉·理查德·瓦格纳,在阅读海因里希·海涅的《施纳别乌普斯基回忆录》的时候了解到了“飞翔的荷兰人”的传说。


而在后续的生活里,瓦格纳经历了一场从里加到伦敦的“暴风雨黑夜”,在此之后又开启了一段躲避债主的生活。在此背景下,瓦格纳开始为下一部歌剧选择素材,并开始创作。

在这种野性的背景下,瓦格纳创作出《飞翔的荷兰人》并在作品中揭示了一种他认为的“乌托邦式的爱”,而这种爱超越了19世纪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时代精神,是一种超越束缚的理想爱愿。

来自德国曼海姆国家剧院的导演罗杰·冯托贝尔带来一场全新的 《飞翔的荷兰人》 并再首演之夜进行了现场直播,为全世界的观众又重新带来一次视听盛宴。

追寻与逝去

剧中森塔的故事是对父权和资本主义世界的一种逃离,她在荒诞的世界中找寻一种理想的幸福,并在这样的祈愿中慢慢淹没于“白日梦境”,彻底成为另一个人,充满麻木与绝望,歇斯底里,无处可逃。

森塔就像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使女的故事》 中弱小无助的女生,被迫做苦力,制作紧身衣和衣服来取悦男生。被无奈地被“培养”成适应婚姻市场的女人,以便以最好的方式“呈现给男人”。

孤独与痛苦,让森塔产生对自由与幸福的渴望,她想自己逃离那个恐怖的世界,想要荷兰人一起逃离这座可怕的“监狱”。

然而这种渴望与追求也被冷漠的世界所撕碎,最终森塔与荷兰人在充满绳索的黑夜中永眠。

舞美设计:“绳索束缚的自由”

本剧的舞美设计师是德国设计师法比安·文德林,设计的灵感来源于古老传统的文本记载,从古历史的记载出发,从中找到此次舞美设计的灵感与出发点。

剧中第二幕描写的纺纱厂,则是法比安·文德林舞美设计的重点,也是这个舞台诠释理念与传达艺术的起点。

法比安·文德林保留了纺纱厂中纺纱、纺线的特点,并选择了更粗糙的绳索,以此来让粗重的绳索象征束缚,象征着海上男人粗犷的工作世界和纺织厂里女人粗犷的工厂世界

因而,这是个布满绳索的舞台,53个绞索组成了一个类似监狱的地方,一个凸起的平台作为守卫的监视哨。

观者在黑暗的背景下,能看到在黑暗中禁锢自由的绳索,能感受到源于黑暗的压力与不安,但是也能够在舞台上观看到一个充满现代审美的线条感舞台

这种舞美的设计让舞台更加立体,也让观者能在交错复杂的绳索中像是亲身亲临地感受到森塔生活中的压力与绝望

舞美将《飞翔的荷兰人》塑造成一个风雨交加、黑夜无明的舞台,并在黑夜与模拟的梦境中,生出一种漂浮不定、梦与现实交织的迷离氛围,给人无限的迷失感。

而整部剧与昏暗的环境形成唯一反差的,就是剧中服装带来的一种新的自由感,对于服装设计师艾伦·霍夫曼来说,《飞翔的荷兰人》是一个恐怖的故事,同时也是一个渴望幸福的故事,在服装中加入自由的色彩,给舞台上的悲剧平生一种奇特的撕裂感,让艺术更加艺术。

乌托邦的爱与理想,有着时代的灵魂,将时代的痕迹隐藏于作品中。而莎士比亚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灵魂,在现代的元素点缀下,呈现一个全新的世界。

    如你所愿:艺术的美丽延续      

威廉·莎士比亚的《皆大欢喜》展现了一个远离尘世的森林之境,罗瑟琳森林寻父的故事中,表明了一个以善胜恶的理想“桃花源”。


而在国家大剧院最新演绎的《如你所愿》中,莎士比亚在绿野森林中塑造的喜剧世界变成了从现代生活中的企业办公室中的“田园静修”,进入喜剧人物赋予色彩的灰色森林中。

设计师 Lizzie Clachan 将公爵宫设想为一个铺有花哨地毯的办公室。整体的舞台色调简单而具有廉价感,加入平凡的盆栽植物点缀,将整个空间凸显出一种设定的廉价感。

故事背景设定为浮夸、张扬的办公室企业,将这场16世纪的喜剧故事与现代生活元素融合,

为我们呈现一个员工欢呼雀跃的舞台,一个激情、热血狂暴的舞台,在这之中,演绎一种热爱中的狂想。

导演波莉·芬德利回归国家电视台之后,展开这样一次关于《如你所愿》舞台的趣味性、现代性的改造,让舞台以真实有趣且令人难忘的风格,回到大众视野,以此来捕捉姐妹友谊和年轻爱情的精神。

罗莎琳德和西莉亚年龄相仿,是彼此最亲密的朋友,是这次逃往乡村的“主角们”,在故事中为了森林的自由,逃离了西莉亚父亲的暴虐控制。

罗莎琳德穿着光滑的商务装,是一名职业年轻女性,而西莉亚则穿着彼得潘连衣裙,头发自然卷曲,充满少女心。她们携手彼此,成为舞台上的“双子星”,同时也是故事中的彼此守护的天使。

随着故事中的近似于荒谬的暴力表演之后,故事中的主人公开始展开一轮新的故事。西莉亚和罗莎琳德被放逐后,企业的世界彻底消失。像是故事走到终点,也像阴霾散去,所有关于刚刚荒诞的一切都被散去。

舞台上的家具与摆设开始像“牵引绳上的玩具”一样,在六边形发的舞台上,被戏剧性地、岌岌可危地挂在高空上,像是一场跳脱规则的飞扬,将舞台重新塑造成一个赤裸裸的“雅顿森林”,视觉上给人一种更大的空间感

又像是呈现了“科幻片”的画面,观者进入无限想象的空间。还利用悬挂在滑轮上的迷彩网,灯光照射下,营造出绿树成荫的效果,将场景打造成另类的田园场地,上演不同的故事。

舞台中的音乐,合唱团所创造的无伴奏合唱将此次作品的每个故事串联,以完全自然进展的方式将舞台上的故事铺陈展开,并带着特定的幽默诙谐感,让剧中即使是最温和的场景也能充满喜剧的幽默感

故事中的角色会扮演一种忧郁的恶劣天气,雅克同时也会带来一段解释性舞蹈,并以诗句结束,让观者纵深其中,有奇妙的沉浸感。Fra Fee 的声音恰到好处,以动人的信念吟唱着森林歌曲。

绵羊,由穿着羊毛套衫的演员组成的羊群,演绎羊群成队的生动感,并带有滑稽的感觉,描绘了森之物语中万物有灵的感觉,生动形象。

一个时代的灵魂不会被忘记,而现代中的戏剧力能够续写新的篇章,剧中或是文本,交融共鸣的是艺术与匠心,不朽的艺术精神,历经时间的淬炼,生生不息

在莎士比亚的世界里,我们重新奔赴一场源于“喜剧故事”的精神与心灵的盛宴,在这之中守护艺术的永恒,在故事中自在升华。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由光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平台立场。
喜欢就给个赏吧
0人已打赏
images
转发
100
洲明体育正式成为英超曼城足球俱乐部官方LED显示战略合作伙伴
举报
意见反馈
城市光网微信平台
城市光网小程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