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
活动

干货分享 | 文旅行业痛点、难点与破局之道全剖析

0
0
收藏
分享
转发到光网
微博
QQ空间
微信
微信扫一扫
2025-05-08 09:45
第一财经

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下,文旅行业已成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从淄博烧烤的火爆出圈,到哈尔滨冰雪旅游的 “泼天富贵”,再到天水麻辣烫引发的城市热潮,一个个现象级文旅事件不断刷新着人们的认知,也彰显出文旅市场强大的活力与潜力。

2024 年,我国文旅业延续了火热发展的势头,规模以上的文化及相关的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14 万亿元,同比增长约 6% ;国内的旅游规模达到了 56 亿人次,同比增长近 15%;国内旅游花费达到 5.7 万亿元,同比增长超 17%。这些亮眼的数据,无疑为文旅行业的蓬勃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然而,拨开繁荣的表象,深入探究文旅行业的内里,我们会发现一系列痛点与难点正制约着其进一步的高质量发展。在看似一片向好的形势下,这些问题犹如隐藏在暗处的礁石,随时可能对文旅行业这艘大船的平稳航行造成威胁。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深入剖析,探寻文旅行业繁荣背后的挑战与破局之道。

蓬勃发展下的暗潮涌动

近年来,文旅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张。2025 年春节假期 8 天,全国国内出游 5.01 亿人次,同比增长 5.9%;国内出游总花费 6770.02 亿元,同比增长 7.0%,全国出游人次和总花费再创新高。2025年劳动节假日五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这些数据直观地反映出文旅市场的火热,人们对旅游的热情持续高涨,文旅消费需求不断释放。

各地文旅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主题公园到历史文化街区,从乡村旅游到红色旅游,丰富多样的文旅产品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社交媒体的兴起也为文旅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网红景点的爆火使得一些原本小众的旅游目的地迅速走进大众视野,吸引大量游客前往打卡。

然而,在这繁荣的背后,文旅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文旅项目同质化现象严重,许多地方的文旅产品缺乏独特性和创新性,难以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也是一个突出问题,部分景区存在宰客、服务态度差、基础设施不完善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对文旅行业的口碑造成了负面影响。

行业痛点深度剖析

01

产品同质化严重

走进国内许多古镇,清一色的仿古建筑,街道两旁是相似的小吃店、纪念品店,售卖着义乌小商品市场批发来的千篇一律的商品。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古镇仿佛被复制粘贴,除了名字不同,很难让人感受到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历史韵味。主题公园也是如此,过山车、摩天轮、旋转木马成为标配,缺乏结合当地文化特色的创新游乐项目。这种同质化现象的背后,是对市场需求的盲目跟风和对本土特色的忽视。开发商往往看到某个项目成功后,便一哄而上,缺乏对本地文化、资源和市场的深入调研与分析,导致文旅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让游客产生审美疲劳,降低了对文旅产品的期待值。

02

文化内涵挖掘不足

一些历史文化景区,仅仅是将文物摆放在展柜中,配以简单的文字说明,游客只能隔着玻璃远远观望,无法真正感受到历史的温度和文化的魅力。还有一些民俗文化村,民俗表演流于形式,缺乏对民俗背后文化内涵的深入解读,游客参与其中,却如同走马观花,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文化体验日益成为旅游核心吸引力的今天,这种对文化内涵挖掘不足的文旅产品,无法满足游客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也难以形成独特的品牌形象和口碑传播。

03

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在旅游旺季,一些景区人满为患,工作人员却态度冷漠,对游客的咨询爱答不理,导游讲解也是照本宣科,毫无生动性和趣味性。景区内的餐饮、住宿服务同样问题频出,卫生条件差、价格虚高、服务不规范等现象屡见不鲜。此外,景区设施维护和管理不善,游乐设施故障频发、公共厕所脏乱差、休息座椅损坏无人修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游客的游玩体验,让原本美好的旅行变得充满糟心事,大大降低了游客对景区的好感度和忠诚度。

04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通往一些景区的道路狭窄崎岖,交通拥堵不堪,公共交通更是难以覆盖,游客自驾前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乘坐公共交通则十分不便。景区内的基础设施同样不尽如人意,停车场车位不足,游客停车困难;休息区、垃圾桶等设施分布不合理,无法满足游客需求;网络信号差,游客在景区内无法正常使用手机上网、拍照打卡和分享旅行经历。这些基础设施问题,不仅给游客的出行和游玩带来极大不便,也限制了景区的接待能力和发展规模。

05

营销手段陈旧单一

许多文旅企业仍然依赖传统的广告宣传、旅行社合作等营销方式,在新媒体时代,这种营销手段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十分有限。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多元化,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成为人们了解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窗口。然而,部分文旅企业未能及时跟上时代步伐,对新媒体营销重视不足,缺乏专业的营销团队和创新的营销策划,导致文旅产品的知名度和曝光度较低,难以吸引年轻一代消费者的关注。

06

人才短缺制约发展

文旅行业的发展需要既懂文化、又懂旅游,还具备创新能力和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文旅行业人才短缺问题较为突出。一方面,高校培养的文旅专业人才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毕业生实践能力不足,难以快速适应行业发展需求;另一方面,行业内缺乏完善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人才的短缺使得文旅项目在规划、设计、运营等方面缺乏创新和专业指导,影响了项目的品质和发展潜力,制约了文旅行业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

破局之策探寻

01

创新产品设计,打造特色 IP

云南的丽江古城,以其独特的纳西族文化为核心,深挖东巴文字、纳西古乐、传统建筑等文化元素,打造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旅产品。推出的大型实景演出《丽水金沙》,通过舞蹈、音乐、服饰等艺术形式,生动展现了丽江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成为丽江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此外,古城内众多的手工艺品店,售卖着以纳西族传统工艺制作的木雕、刺绣、银饰等商品,这些饱含文化内涵的特色产品深受游客喜爱。同时,丽江古城积极打造 “浪漫古城”“邂逅丽江” 等特色 IP,吸引了大量追求浪漫和文艺的年轻游客,成功在众多古城中脱颖而出,成为热门文旅目的地。

02

深度挖掘文化内涵,丰富旅游体验

河南开封的清明上河园,以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蓝本,深度还原北宋时期的市井生活和民俗风情。园内不仅有古色古香的建筑、街道,还通过民俗表演、传统手工艺展示、互动体验等方式,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北宋文化的魅力。例如,每天定时上演的《包公迎宾》《岳飞枪挑小梁王》等实景演出,以精彩的剧情、震撼的场面,让游客仿佛穿越回北宋时期;游客还可以参与活字印刷、扎染、投壶等传统手工艺制作和民俗活动,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乐趣。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活动,清明上河园极大地提升了游客的旅游体验,成为文化主题旅游的成功典范。

03

提升服务质量,树立良好口碑

海底捞以其极致的服务体验闻名于世,文旅行业也可从中借鉴经验。景区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包括服务意识、专业知识、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使员工能够热情、周到地为游客服务。同时,建立完善的服务质量监督机制,通过游客评价、内部检查、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对景区服务质量进行全方位监督。对于服务质量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对服务质量不达标的员工进行惩罚和再培训。例如,某景区设立了 “游客服务满意度奖”,根据游客的评价对员工进行奖励,有效激发了员工提升服务质量的积极性,使得景区的游客满意度大幅提升,口碑越来越好,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游玩。

04

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游客体验

近年来,许多城市加大了对旅游交通的投入,修建了直达景区的高速公路、高铁、城市轨道交通等,大大缩短了游客的出行时间。景区内也不断完善停车场、休息区、公共厕所、标识牌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游客游玩的便利性和舒适度。例如,张家界天门山景区,在游客中心配备了先进的智能导览系统,游客可以通过手机 APP 获取景区地图、景点介绍、实时客流等信息,方便规划游玩路线;景区内的休息区设置了充足的座椅、遮阳伞,并提供免费的饮用水和充电设施;公共厕所采用了智能化设备,保持清洁卫生,还配备了母婴室、残疾人专用卫生间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这些完善的基础设施,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游玩体验,提升了景区的吸引力。

05

创新营销模式,拓展传播渠道

重庆洪崖洞凭借独特的巴渝传统建筑特色 “吊脚楼” 风貌和璀璨的夜景,在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上迅速走红,成为网红打卡地。景区管理方抓住这一契机,积极与新媒体平台合作,邀请网红达人、旅游博主前来打卡体验,并制作精美的短视频进行宣传推广。同时,利用直播平台进行景区直播,实时展示景区的美景、美食和特色活动,吸引了大量潜在游客的关注。此外,洪崖洞还推出了一系列线上营销活动,如线上门票预订优惠、线上互动游戏赢取景区纪念品等,进一步提高了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实现了线上流量向线下游客的转化。

06

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提供智力支持

文旅企业应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同时也为企业储备优秀人才。例如,某文旅集团与当地高校合作,设立了 “文旅产业人才培养基金”,每年选拔优秀学生进行定向培养,并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此外,企业还应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的文旅人才加入,如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舒适的工作环境等。通过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为文旅行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推动行业不断创新发展。

文旅行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痛点与难点。产品同质化、文化内涵挖掘不足、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营销手段陈旧单一以及人才短缺等问题,如同层层枷锁,束缚着文旅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但我们也看到,破局之策并非无迹可寻。通过创新产品设计,打造特色 IP,深度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服务质量,完善基础设施,创新营销模式,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等一系列措施,文旅行业定能突破困境,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让我们共同期待文旅行业更加美好的明天!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由光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平台立场。
收藏
举报
喜欢就给个赏吧
0人已打赏
images
转发
100
洲明体育正式成为英超曼城足球俱乐部官方LED显示战略合作伙伴
举报
意见反馈
城市光网微信平台
城市光网小程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