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涨价风波持续,下游终端市场能否买账?
相较于2021年涨价对照明灯饰行业带来的巨大震动,2022年涨价似乎并未成为主流声音。但事实上,2022年以来已有多家照明灯饰和相关产业链企业宣布涨价。
较早之前,西顿照明、企一集团等多家照企陆续宣布涨价幅度为3%—10%之间。公牛也表示对部分系列产品进行价格调整,价格调整区域为全国区域(含电商)。三雄极光自4月1日起上调了家居照明产品价格,上调幅度为3%- 8%。欧司朗(中国)照明有限公司的汽车后市场销售部于5月1日起,再次上浮全系列汽车照明产品的出厂价格,上涨3%-5%。飞利浦汽车生活售后市场部从6月1日起对部分产品调价,涉及的产品有卤素前照灯全系列、气灯前照灯全系列、卤素信号灯/仪表灯/内饰灯等,皆上调4%。昕诺飞发布的价格调整通知显示,将对传统光源电器进行调价,上调幅度7%-22%……涨价的理由无外乎都是“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人工成本增加”等。
现如今各种原材料、物价的一涨再涨,已经波及众多领域。不可否认物价一直在上涨,各行各业涨幅肯定都有。但光涨“钱”不涨“价值”,经销商和消费者都不会买账。要把品质、服务等更高的附加值提上去,才能平衡消费者对产品涨价的抵触,才会稳住经销商队伍。
针对2022年仍未停歇的涨价风波,下面随小古一起走访市场,听听经销商的心声!
01
厂家涨价
经销商举步维艰
传统经销商们的工作,主要就是从上游厂家手里购进产品,然后按一定形式加价卖给下游的分销商或零售商,以赚取销售的差价作为盈利模式。因此厂家涨价,影响最大的不外乎是经销商。多数经销商迫于市场终端压力,不敢或很难提高终端零售价,原有的利润空间面临再次被挤压。这也将迫使经销商进一步调整、优化自身经营的产品结构。
2021年合作的商照品牌价格都有10%左右的涨幅,今年还有收到涨价通知。面对产品涨价原则上是要提升产品销售价格,但是由于市场竞争,很多客户的成交价都会在销售价的基础上再打折,目前市场情况很难提升产品的销售价格。为了成交量经销商只能降低自身的利润空间。
2022年是风云变幻的一年,中美贸易战、俄乌战争等国际形势造成原材料上涨,上游厂家‘涨’声不断。但受国内疫情、房地产低迷、消费力下降等因素影响,我们不敢涨价,担心客户流失。只能控制成本和压缩费用,降低利润让自己活下来,坚持渡过寒冬才能迎接初升的太阳!
对于上游厂家上涨产品价格,经销商是可以把涨价后的成本转加到客户身上,但是这样的客户还是比较少,多数涨价的部分只能是自己承担,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时候就只能压缩自身利润空间。
02
从容应对“涨价潮”
更应守住质量这条“底线”
今年原材料价格虽然有所波动,但基本属于可控范围,企业能够通过内部挖潜、产品创新等方式消化。经销商也坚信品质是企业的命脉,无论价格如何变化,产品质量、专业服务都不应该被“打折扣”。
目前无主灯系列产品盛行,越来越多的厂家和商家转型做家装商照,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同时产品的价格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导致客户对价格十分敏感。现在的竞争不仅要从专业上提升,还要从产品性价比上提升。
今年家装商照产品的入货价是有一定的上涨,因原材料、人工、疫情等多方面的影响,价格的上涨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出货价方面,客户不仅提出高标准服务和高质量产品,同时还要求高性价比,这导致经销商难上加难。面对行业涨价的公司,作为零售商也只能采取“薄利多销”的手段,但这个“薄”是相对而言,在不违背品牌厂家的初心之下,将自己的利润以高品质的服务回馈客户。
纵观市场,厂家连连涨价,面对厂家涨价,更多的经销商们为了稳住市场、保住客户,都被迫选择压缩自身的利润空间。彼时,更有厂家通过为客户提供更高附加值的产品服务,来稀释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也有厂家表示,不会盲目跟从涨价,保护经销商的利益、与经销商共进退是厂家的第一决策要素。可以预见,“涨价潮”是趋势,但也会加速照明灯饰行业洗牌,助推照明灯饰行业转型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