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影视”正火热!AI持续赋能影视产业降本增效
随着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加速,AIGC正在成为影视行业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重塑影视数字内容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不但助力影视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和升级,也推动了影视内容创新和艺术提升,推动影视行业全面迈向数字文明新时代。
01
首部完全由AI制作的长篇电影《Our T2 Remake》公映
3月6号,全球首部完全由AI制作的长篇电影《Our T2 Remake》在好莱坞举行首映礼,该片长达90分钟,由50位AI领域的艺术家借助ChatGPT、Midjourney、Pika、Kaiber等AI技术分段创作,影片创作全程都由AI完成。
制作人之一的Junie表示,这部电影的诞生是对未来影视发展的一次大胆探索。在制作中,团队成员并没有抛弃传统的工作流程,而是将其与AI工具相结合。
Junie强调,虽然AI电影的出现并不意味着要取代传统电影,但它无疑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并开启了一种新的艺术表达方式。
此外,Junie还指出,AI在影视前期策划中发挥了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帮助创作者进行分镜预演和效果测试,从而提高创作效率。《Our T2 Remake》预示着影视内容生产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
02
第二届人工智能电影节成功举办
近日,美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公司Runway举办了第二届人工智能电影节,5月1日在洛杉矶举行第一场放映,用作品告诉人们AI将介入未来的内容创作。
据Runway网站报道,本届人工智能电影节参赛作品数量从去年的近300件增加到了近3000件,所有入围电影节决赛的作品都在某种程度上使用了人工智能——设计和创建角色或环境、制作场景动画或者在剪辑过程中使用人工智能工具,还有一些参赛者在提交的作品中结合了所有这些技术。
电影节不仅展示了人工智能的应用,还为创作者们建立了一个兴趣社区。全球洞察公司NRG的研究表明,约5000万“创意类专业人士”至少尝试过人工智能,其中大多数人认为,节省时间和成本是使用人工智能的最大好处。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首个AI电影节也在5月4日正式举行,多个由AI大模型参与创作的影视作品凭借其创新性、技术实现和艺术表现脱颖而出,展现了AI电影创作的多样性和深刻内涵。
电影节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AI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创新应用,更促进了电影艺术与科技创新的交流合作,发掘和培养了AI电影创作人才。
03
国内首个AI导演“爱芒”上线
3月15日,湖南广电基于“芒果大模型”推出的国内首个AI导演“爱芒”正式上线,持续强化内容与 AI 等新技术的结合。
AI导演“爱芒”在湖南卫视、芒果TV推出的大型综艺《我们仨》中完成了首秀,引发行业关注。在节目中,作为助理导演的爱芒,为嘉宾设计任务、安排行程、提供帮助,还为嘉宾们剪辑不同的个人vlog,碰撞出不少火花。
从早期的上云能力输出、算法多场景应用,到近几年的虚拟现实技术突破、AI全链路赋能内容,正逐步实现从“量”到“质”的飞跃。
在4月26日的芒果四平台春季招商会上,爱芒导演成功入职湖南广电,成为 AI001 号员工。伴随100余部剧综大片片单的释出,还有一部由爱芒独立导演的综艺《爱芒的1%法则》。
据悉,爱芒将深度学习全球游戏节目数据库,不断打磨游戏生成功能,进而打造出区别于市面上所有综艺节目的新玩法。
04
首支Sora生成MV《The Hardest Part》
5月2日发布的《The Hardest Part》,是独立流行歌手Washed Out(真名Ernest Greene)首次在音乐视频上与主要音乐艺术家和电影制作人合作,使用OpenAI的Sora文本转视频技术,标志着在MV制作中使用人工智能的突破。
该MV由保罗·特里洛 (Paul Trillo) 执导,是迄今为止通过Sora技术制作的最长的音乐视频,由文本提示创建而成。
这部四分钟的视频被创作成一系列的飞行穿越场景,由55个从文本输入生成的Sora片段组成,然后在Adobe Premiere Pro软件中接合在一起,仅进行"非常微小的修饰",用不到六周时间完成了该视频。
人工智能有可能为人们提供更多机会,推动音乐视频艺术形式的发展,而音乐视频是使用人工智能的合理媒介,因为它们通常很短,而且制作成本比故事片和电视剧要低得多。
总结
随着 AIGC 技术的逐步走向成熟,影视行业也能够借助 AIGC 技术进行内容创作和制作,当下的 AIGC 技术不仅能够替代重复性的事务工作,还能从事更多创造性工作,使影视数字化创作与制作流程更加高效、精准和创新,降低制作成本和风险,为影视数字化创作与制作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应用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