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如何破解无锡夜经济
7月3日18:30,清名桥古运河历史街区。正是周末,天色未暗。古运河畔,逐渐进入一天中的高光时刻,河两岸是南长街、南下塘两条街,开始人潮涌动,一边和着“豆腐花”“掏耳朵”的吆喝声,一边掺些笛声悠扬、琵琶声声,彰显着两条街不一样的烟火气息。
这里是无锡夜生活的网红打卡地。
一拖家带口来游玩的安徽游客说,听无锡朋友讲,不来南长街,就不算来过无锡。是的,南长街已经成为无锡的品牌“地标”,也是无锡夜生活最拿得出手的一张王牌。
那么,GDP过万亿的无锡,历史上名闻遐迩的工商名城,在这个特殊的后疫情时代,除了南长街,还应该开启怎样的夜经济,才与她的实力、她的气息相辅相衬呢?

华灯初上时,房前屋后红灯笼掩映,魅惑的夜色让古运河披上惊艳撩人的妆容。就在大公桥堍,一场由梁溪区人民政府、市委网信办、市文化和广电旅游局、中国经济网(中经云端)主办,梁溪区委宣传部、梁溪区委网信办、江苏古运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无锡广电集团新媒体中心承办的有关“破题无锡夜经济、点亮城市夜生活”的网络访谈分享活动应景应时拉开帷幕,如织的游人、鲜活的市集让嘉宾纷纷打开话匣子。
1、逆势增长,全国排名第四背后的数据
就在几天,支付宝发布的端午夜经济报告显示,刚刚过去的端午夜经济,全国逆势增长最强劲十大夜市,无锡南长街排名全国第四。
听闻,作为无锡人,心里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虽然这个排名只是一个概念,但是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夜生活的热闹程度是有目共睹的。
江苏古运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琳介绍,疫情影响下,南长街客流量受到很大影响,现在客流逐渐回暖。端午三天客流量日均11万人次,达到去年同期的70%左右。目前,长三角游客火爆,客流量占到50-60%,本地游客占到30-40%。受疫情影响,大家出远门的意愿还不太强烈,所以长三角外其他外地客流减少了30%。
美景加美食,是最有效的消费刺激利器,也是夜经济的主角。
梁溪区餐饮协会会长卫春辉表示,疫情对餐饮打击较大,但南长街在六月份就恢复到去年80%左右,比想象中要好。端午期间,南长街上的店家都奋起直追,最好的店追平了去年业绩的150%以上,一般店铺都达到了同比百分之六七十,明显爆棚的人气给商家打了“强心针”。只是,这样火爆的网红地在无锡还不够多。
2、留在无锡,打破“无锡旅游不过夜”短板
夜经济是城市活力的重要指标。前两天,在本地“东林论坛”一个南长街夜生活的主题热帖中,一位网友说,南长街“补上了无锡旅游不过夜,过夜没什么地方好逛的短板”。
到无锡旅游不过夜,夜游活动不丰富,一度是无锡夜经济难以发展的痛点、难点。正如一位网友说的,几年前,来无锡的游客基本去完灵山大佛、鼋头渚转身就走,停留时间很短。但是,近几年,无锡旅游市场注重消费模式的转变,不再局限于观光“打卡”,而是致力于打造休闲度假模式,从单一的门票经济向二次消费转型,游客在锡逗留时间已从1.52天延长至2.05天。
这是一个很积极的信号。
怎样留住游客?需要有停留的理由。
市旅游协会会长王洁平提出:让夜经济火起来,一是要有时间,从下午四点到晚上十点,吃喝玩乐行,你得有这个时间让别人消费;二是要有空间,得有吸引别人驻足的地方,比如拈花湾的“微笑广场”、融创文旅城夜公园、惠山古镇夜公园,还有商业综合体,让消费者有更多选择;三是要有内容,出门享受,吃是第一位的,把无锡美食做得更好,抓住别人的胃,有更多特色网红小吃、商业购物点、烟火气市集、文化欣赏项目;四是要有特色,出门旅游就是想体验当地特色,历史街区、中山路商圈、旅游景区等等,要把时间、空间线拉长,一些美食可以走出店堂走进市集,政府通过发放消费券提振消费,这些都是增加城市诱惑力的钥匙。
3、留住人心,打好无锡文旅融合、全域旅游牌
无锡发展夜经济,根基在于深厚的本地文化、各景区和街区的独特资源、商业氛围,扬己所长,打造属于无锡的文旅融合、全域旅游特长和特色,才能抓得住人心、留得住人气。
尽管无锡有基础和实力打造夜经济,但就目前而言,还存在一些短板需要提升。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杨建国指出,无锡夜经济发展的短板在于,一是产品不够丰富,供给不足,和市民游客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二是晚上值得去休闲、旅游、购物的场所还较少;三是有品牌的夜间旅游文化活动缺乏;四是从政府层面讲,配套管理还有待提高,停车、公共交通的晚间营运时间都是问题。
缺什么,补什么,怎么补?
杨建国提出,要研究市场需求,在有条件的地方打造夜间示范街区,市里应该有整体规划;要有差异性,突出无锡元素,文化类演艺、文博场馆有很多动作可以做,可以延长开放时间,可以打造有无锡特色的常态化演艺节目,无锡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可以走进景区、街区,开展体验、互动式旅游,这是无锡的文化IP;政府要为夜经济发展多开绿灯,出台一些鼓励性政策,交通、城管部门多为夜经济保驾护航,比如设立一些出租车临时停车点、公共交通延长时间等等。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金融学院副院长、财政学博士苑梅认为,无锡夜经济短板之一在于业态单一,需要摆脱“夜经济”就是餐饮小吃、大排档的传统思路,逐渐形成夜游、夜娱、夜购、夜赏、夜读等多元化夜间消费市场,将夜间经济与旅游经济、后街经济、小店经济、网红经济相结合,引入体验式、娱乐式、互动式、沉浸式等多元业态;短板之二在于体验感缺失,需要对现有传统步行街区进行改造提升,满足消费升级体验,传统商业在消费趋势加速变化的当下已经显露疲老状态,提升改造势在必行;短板之三在于产品趋同,需要丰富夜经济内容,满足多场景融合需求,从单一的餐饮业态延伸到文化娱乐等多业态、多场景的打通、融合;重点挖掘90、00后群体的消费潜力,利用线上平台提高“夜经济”消费效率,拓宽“夜经济”消费辐射面等。“打造无锡夜经济,需要从文化特色入手定位夜经济的品牌标签,从体验互动入手设计夜经济的活动产品开展夜游夜购产、夜宴、夜宵、夜赏体验活动,从规划管理入手谋划夜经济长久机制。”
4、留下美好,营造有情怀有温度的夜生活
只有真正好的生活地,才是好的度假地。同质化、东施效颦式的夜生活模式不会长久,更不会成就口碑。
品着无锡的美酒,吃着无锡的美食,听着无锡的地方戏曲,这是一种无锡真味道。打造夜景、夜演、夜宴、夜购、夜娱、夜宿等夜生活,必须接无锡地气,做出有情怀、有温度的作品,这样才能真正把优质休闲度假目的地打造成功。
梁溪区是城市夜生活集中地,有得天独厚优势,怎样出牌并不能随意、任性,必须因势利导。
梁溪区商务局局长陈萍介绍,梁溪区打造的五大重点经济中,有“文创经济”和“夜经济”两块,围绕这两个主导方向,今年梁溪区打造了“人间梁溪”消费促进活动,6月到国庆之前,主打夜经济发展。
梁溪夜经济注重打造三大创新业态:一是城市烟火市集,利用商圈、综合体广场开展外摆,延长商家营业时间,围绕中心商圈重点打造亮化工程,营造夜间商圈氛围;二是创意烟花美集,依托小娄巷等文化街区,打造文商旅融合业态;三是惠享华灯云街,利用线上平台,开展指尖上的夜生活。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是无锡夜经济重要一张牌之一,江苏古运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琳近透露,近期街区将全力提升“今夜梁宵”品质,点亮夜经济,引入网红打卡点、打开汽车后备箱、跳蚤集市等,把风情古运河做到众人皆知;近日开通的环城水上巴士免费体验游,让更多人向往水上看无锡的邂逅;把东林书院、小娄巷、崇安寺、南禅寺等特色旅游点串珠成链,城区地标性夜生活亮点将集聚放大。
为了丰富夜间文艺类产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也在谋划无锡特色产品。
比如,正在考虑打造无锡演艺小剧场,放在惠山古镇等人流集中区域;9月江苏省大运河旅游文化博览会召开,在清名桥的特色演出可能常态化保留下来;融创文旅城的“太湖秀”改版后更接地气;一些文化场馆会延长开放时间,满足不同人群需求,同时各大景区也在打造各自特色文化产品。
市旅游协会会长王洁平对发展无锡夜经济充满信心。他说,无锡打造夜经济手上有好牌,要“唱好太湖美,打好运河牌”,着力推出两张名片——“明珠夜闪亮”、“梁溪夜未央”,提倡慢生活方式,一方面让更多人本地人走出家门,享受生活,一方面让游客把无锡作为旅游目的地,在无锡逗留过夜。
入夜,清名桥音乐灯光秀璀璨绽放,酒吧内驻唱歌手的声音漫漾出来,串串店、啤酒屋前满座的人们,在低语慢酌中,放下疲累,享受这一刻的美好……
总体建议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 杨建国:
要研究市场需求,在整体规划下差异性发展,融入无锡的文化IP,在有条件的地方打造夜间示范街区。
梁溪区商务局局长 陈萍:
梁溪夜经济注重打造三大创新业态:城市烟火市集、创意烟花美集、惠享华灯云街,以此点亮“人间梁溪”夜生活。
市旅游协会会长 王洁平:
让夜经济火起来,必须时间、空间、内容、特色多管齐下,“唱好太湖美,打好运河牌”,着力推出两张名片——“明珠夜闪亮”、“梁溪夜未央”。
江苏古运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朱琳:
通过提升“今夜梁宵”品质,开通环城水上巴士,特色旅游点串珠成链等,将城区地标性夜生活亮点集聚放大。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金融学院副院长、财政学博士 苑梅:
打造无锡夜经济,需要从文化特色、体验互动、规划管理入手,打造夜游、夜娱、夜购、夜赏、夜读等多元化夜间消费市场。
梁溪区餐饮协会会长 卫春辉:
美景加美食,是最有效的消费刺激利器,也是夜经济的主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