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 | 2023上半年全球灯光艺术节精彩作品赏析(下)
2023年,随着新冠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各大节庆活动陆续回归。据小编(不完全)统计,2023上半年,全球已陆续开展的大型灯光艺术节超过10个。下面,请随小编一起赏析这些灯光节的部分精彩作品,上期,我们已介绍了五个(盘点 | 2023上半年全球十大灯光节精彩作品赏析(上)),本期,我们再一起来看看另外五个都有哪些精彩的灯光艺术作品。
2023年沙迦灯光节(Sharjah Light Festival),由沙迦商业和旅游发展局(SCTDA)组织。作为全球知名的灯光节,沙迦灯光节把大家的目光聚焦到沙迦酋长国。
2月8日到2月19日,12个夜晚,600人团队,7位全球艺术家以“Chasing The Light”为主题,将全城12个地点点亮,向科学、创造力和传统致敬。
第十二届沙迦灯光节亮点是“点亮沙迦”主活动,活动以 3D 投影为特色,投射到该酋长国一些最具标志性的地点,如 Kalba 钟楼、 大学市政厅、哈立德泻湖、Al Noor 清真寺等。

Al Noor Mosque Light Show
阿尔诺尔清真寺光秀
阿联酋人钟爱的阿尔诺尔清真寺的美丽在灯光秀中展露无遗。艺术家以现代和数字的方式诠释了通用语言,戏剧性地将形状与之前的和谐序列进行了对比,试图探索艺术在未来的地位,以“对比之美”作为结束,让观众陷入哲学沉思中。
阿尔诺尔清真寺光秀一共有两幕。第一幕将几何、建筑、物理、数学和哲学融合在一起,演绎出艺术对世界的影响《宇宙的语言》。第二幕《人的因素》,植物和抽象的曲线图案交织在一起,用最早的伊斯兰时期的图案和颜色勾勒出纪念碑。
Sharjah University City Hall
沙迦大学市政厅
沙迦大学市政厅灯光秀体现了实现目标的希望、奉献和决心。通过灯光秀描绘了人们紧紧抓住梦想并努力实现梦想的美好行为。

灯光秀以一个小女孩为主角,讲述了她寻找光明的故事。其中女孩是自己灵魂的象征,也是他人的灯塔。观众跟着小女孩一起体验生活,开启一段追逐梦想的旅程。

小女孩好像有一双奇异的眼睛,用一双手推开了一扇门,带领观众看到更遥远的未来。整个画面以科技与动漫元素相结合,构造了一个唯美又文艺的世界。观众好像跟着小女孩在二次元,科幻中穿行。

Al Hamriyah Municipality
哈姆里亚市
哈姆里亚市灯光秀以“共同成长、和谐、希望与和平”为主题,讲述了一个关于复兴、承诺、和平与雄心的故事。通过灯光秀告诉观众这是一片供养人民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每个人都有机会以多种方式成长。

观众被邀请成为故事的一部分,被赋予强烈的社区以及和谐意识。随着颜色从红、黄、蓝的转变,看着车轮、星星、水波等图案,观众似乎感知到这是一个让人安全,给人希望的地方。

Echoes of Dawn
黎明的回声
黎明的回声是一个光线和声音的沉思奇观,位于Al Majaz海滨。艺术家结合灯光投射和声音,为游客创造一种有节奏地体验。其灵感来自伊斯兰几何图案的永恒之美。
艺术家采用了超过150个辐射LED灯的面板,围绕着建筑的圆形路径邀请游客开始一段穿越被照亮的宇宙旅程。当脉动的声音与面板同步,好像整个结构的光和交响乐都被吞噬。
2月3-26日,第六届哥本哈根灯光艺术节如期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用光影在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留下令人影响深刻的作品,其中不乏对自然、人类社会等深刻议题的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被公认为世界上最环保的城市之一的哥本哈根,此次灯光艺术节依然贯彻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根据官方信息,哥本哈根灯光艺术节一整天的节日用电量相当于3辆充满电的电动汽车的总用电量(75千瓦时X3=225千瓦时);3周内用电量将相当于在奥胡斯AGF体育场举行的一场职业足球比赛所用电量的3/4(超过7,000 千瓦时)。
INSEKTERNES BLIK
昆虫之眼
创作者:Anna Rosa Hiort-Lorenzen
在地球上,我们与各种生物共存,而这些生物很可能以与我们完全不同的方式看待世界,例如昆虫能够感知紫外线波长,这意味着它们能看到我们看不到的颜色。
创作者从爱沙尼亚生物学家Jakob von Uexkull的环境概念以及他对于处在不同时空,有着不同主观感受的不同物种如何体验其周围环境的考察获得创意灵感。
在白天,这个作品是一个有树枝、叶子、豆荚、真菌菌丝和根茎的装置,但当黑暗降临时,就会亮起紫外线的色调。这个装置展示了人类在白天观察周围的自然世界的方式,以及昆虫在晚上如何感知事物。很可惜,该作品被2月17日的暴风雨摧毁了。
SUNSET GARDEN
落日花园
创作者: Those Guys Lighting
该灯光装置位于丹麦最大的公墓——Vestre Kirkegård内,散发着红光的半圆既像正在落幕的夕阳——死亡的隐喻,又似正在升起的旭日——新的开始。
TRANSCENDING MESSAGES
传送信息
创作者: Scenograferne+
一张白色信纸悬挂在Vestre Kirkegård公墓内,白天时它与周围的事物融为一体,而到了晚上则用灯光将其打亮,这幅作品代表了我们对逝去的亲人好友的思念。
TIME AND PLACE
时间与地点
创作者:Tokyo Blue
该装置位于一座历经沧桑而未曾改变的小教堂——Søndre Kapel,悬挂的圆盘代表了一年中不同时期照亮小教堂内墙的椭圆形太阳光的不同变化。
WHITE BEAMS
白色光线
创作者: CLF, Båll & Brand, Arkitekturhovedstad 2023
今年,哥本哈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正式任命为2023年世界建筑之都。灯光作品WHITE BEAMS是专门为庆祝这个城市的巨大荣誉而创作的,它在1月17日世界建筑之都的开幕日首次亮起。这个装置由11道白色光束组成,从哥本哈根市政厅的塔楼上发出,射向哥本哈根的每个区。
TERRA
大地母亲
创作者: Mani Nikdel
仿佛一切都可以隐藏在这个无尽的超立方体,包括真理和谎言,但一切并没有改变,正如丹麦地震学家英格-莱曼在1936年所证明的那样,地球的内核是不变的事实。
WAVES
波浪
创作者: Theaterpixels by Frederik D. Hougs and Claus Boysen
这个装置可以对丹麦气象局提供的关于哥本哈根风况信息作出实时反应。
BLUE EARTH
蓝色地球
创作者:Maj D
塑料制品非常便宜,但它很容易破损且不易降解,这对气候来说是一个昂贵的代价。这个装置是与来自4大洲16个国家的25名志愿者共同创作,由丹麦奥德舍雷德的市民与市政回收站合作收集的蓝色塑料品覆盖,游客可以走进装置的内部参观。
TREE DANCE
树之舞
创作者: Tine Bek
该装置将在阿瑟博种植园的特罗尔德斯科文的弯曲松树间拍摄的冥想场景投影在宫廷剧院的外墙上,并配以戏剧博物馆阁楼上的录制的音效。这个宫廷剧院目前正在对其有着300年历史的木制内饰进行全面、仔细地修复。
DIGITAL WOOL
数字羊毛毯
创作者: Michaël Verlinden
这是一个互动式的灯光投影装置,当人们踩在这个数字羊毛毯上时,投影就会相应地模仿凹陷的效果。创作者通过这个装置向参观者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数字世界成真,而人的运动变成了数字化,那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呢?
MIRAGE
海市蜃楼
创作者: Cédric Marquis
“MIRAGE”最初是一个法语单词,指海市蜃楼这种自然现象。该装置用细丝灯条营造虚无缥缈的画面,意为:你眼前的景象尽管不存在,但它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真实的,“希望”也是如此,尽管你所希望的东西还没有变成现实。
自2011年以来,巴塞罗那每年2月都会在3个特别的夜晚亮灯,以测试想象明天城市的不同方式。Llum BCN灯光艺术节是巴塞罗那文化日历上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将成千上万的城市居民聚集在街道和广场上,展示各个领域的创作者的作品,从当代艺术到设计或建筑,以及从技术到照明设计。
2023年2月3-5日,第12届Llum BCN回归,这是一场伟大的灯光节,为期三天,由国际知名艺术家创作的大约30件装置作品以及创意学校学生创作的作品,照亮了巴塞罗那的街道和广场。该节日将光线和运动与数字格式相结合,为公众提供独特的感官体验,在这种体验中,您需要在光与光之间寻找,看看最吸引我们的是什么?2023年版的Llum BCN将西班牙城市变成了城市探索实验室,旨在庆祝公共空间作为社区团结和反思当前危机的场所,例如气候变化问题。
Another moon
另一个月亮
“另一个月亮”(Another moon)由韩国集体 Kimchi and Chips 创作,作品出现在巴塞罗那的天空中,这是一颗对壮观的技术和气候敏感技术做出反应的卫星。强大的激光束投射在夜空中,用太阳能电池提供能量,创造出一个三维形状。就像月亮之所以可见,那是由于太阳反射的光一样,这第二个月亮之所以出现,是由于白天积累的太阳能在晚上释放出来;一种短暂的能源,唤醒我们对化石燃料能源依赖的意识。
Call out
呼吁
Abel Korinsky 和 Orhan “aib” Kavrakoglu 的“呼吁”(Call out)是一个巨大的光矩阵,追踪卫星的轨道。“呼吁”旨在引起人们对这种商业入侵对外层空间的影响的思考,以及这些设备数量不断增加所代表的危险,特别是当它们成为太空垃圾时。当卫星在当地上空飞行时,这项工作实时跟踪卫星,并将这些信息转换成分为五个场景的大量光模式,例如,当两颗卫星交叉路径时,警告碰撞危险的光爆炸。
“我们的工作是关于卫星,这些卫星排列成这个LED灯网格,在五个不同的场景中做出响应。例如,当两颗卫星彼此靠得太近时,就会开始出现小火花或光爆炸,”联合创始人Orhan “aib” Kavrakoğlu 解释道。
Monolith
巨石
斯坦利·库布里克 (Stanley Kubrick) 给当代西方文化一个谜团:在他的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作为指导线索的巨石。它是一个来历不明、意义不明的物体,与人类接触后激发了人类认知能力的进化飞跃。艺术家SpY的“巨石”(Monolith)是一种催眠般的视觉体验,它追溯了电影摄影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有屏幕之间的联系。换句话说,它直接寓言了人类如何将这些屏幕融入他们的生活,以至于他们将它们用作建立身份和改变现实的媒体。
巨石让我们想起了库布里克的《太空漫游》(Space Odyssey)。这件作品的数字艺术策展人奥里奥尔·帕斯特(Oriol Pastor)说,这是一件有影响力的作品,它邀请参观者以更大的尺寸看到人与屏幕之间的关系。
We Harvest Wind
我们捕捉风
“我们捕捉风”(We Harvest Wind)是一个由风能驱动的互动动态雕塑,由艺术家Thijs Biersteker设计,旨在让我们反思城市化和可再生能源的未来。
一系列直径为3米的刀片,围绕着一根6米长的中心针旋转。参观者通过从多个角度指向该作品的风扇来启动这个风力装置,以旋转叶片。
Arborialis
乔木
“ 乔木 ”(Arborialis) 是一个充满光线和色彩的沉浸式充气装置,由艺术家Architects of Air 设计。该装置设计灵感来自自然形态,因此为该作品命名:Arborialis 。
Signes
迹象
“迹象”(Signes)是一个动态的灯光和声音装置,由Playmodes工作室设计。该装置创造了一个身临其境和不断变化的空间,刺激游客的感官体验。
2016年,为庆祝新加坡国家美术馆开馆一周年,第一届 Light to Night 应运而生。经过几年的发展 Light to Night 更加完整,不但有特定的策展主题,还委任了来自世界的艺术家团体进行创作。
艺术家的光影作品分布于地标性建筑、开敞的广场、以及广场的夜空,艺术家的作品与场所之间建立起了交互与对话的关系,使趋于日常和均质化的公共空间释放出更为丰富的内涵与意义。
2023年1月6日至26日,2023年新加坡艺术周期间,Light to Night 艺术节再度重磅回归,国家美术馆联合亚洲文明博物馆、滨海艺术中心、维多利亚剧院与音乐厅等机构,围绕主题“此刻此地”(Here & Now),共同呈现了一系列灯光艺术装置和艺术活动,探索活在当下的真正意义。
00:30
Residual Memory of the Walls
创作者:Budi Agung Kuswara
作品让我们想起新加坡作为贸易和交流的港口城市的起源,并回到前最高法院的旧址被一家酒店占用的时代。
Budi Agung Kuswara 将大型氰化打印与档案图像相结合,利用建筑的残留记忆,试图捕捉挥之不去的历史。

Pulse
创作者:Felix Frank
在维多利亚剧院的外墙上,厄瓜多尔艺术家 Felix Frank 带来了作品《Pulse》。
除了黑白的灯光纹理,艺术家还为作品加上了背景音,音调所在的432赫兹,被认为具有疗愈、使人平静的作用。
Dreamer
创作者:Ari Dykier
作品将观众带入一个由与艺术史相关的元素和符号创造的超现实、梦幻的世界。
艺术家将敏锐的视频映射技术与受文学传统启发的丰富视觉图像相结合——艺术形式是艺术之家举办的节目的重点,创造了一段鼓舞人心的过去之旅。
Botanica
创作者:Studio McGuire
《Botanica》是一个以新加坡国家美术馆图书馆穹顶为画布的超现实光影秀。作品灵感来自于东南亚的真实植物,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力量。
当鲜花在您头顶缓慢地生长和舞蹈,您会感觉自己被带到了一个美丽迷人的宁静世界。

Ephermeral
创作者:Atelier Sisu
装置采用二向色(dichroic)制成,“泡泡”会随着光线改变而产生截然不同的色彩和观感。
这些略微反光的巨大彩色圆球,宛如阳光下的气泡,却又比脆弱的泡沫更加长久,带给观众沉浸而梦幻的体验。
Hearing Padang
创作者:Sai
《Hearing Padang》是一个由两个弯曲结构组成的交互式装置。站在弧形装置的中央会出现“回声室效应”,只能听到自己或附近人的声音,引人深思。
装置位于巴东,面向旧的最高法院大楼,该大楼现在是新加坡国家美术馆的一部分。作品参考了法院的主要功能之一,即通过听证会解决人们之间的纠纷,而走到角落能“海纳百川”,听到所有的声响,寓意包容社会的不同声音。
There Is A Window In My Eye
If You Look In
You Will See The Sky
创作者:Dawn Ng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巴东中庭的空中雕塑是对节日主题的回应,通过新加坡天空独有的色彩渐变,吸引观众注意时间的视觉语言。
当观众在作品周围走动时,颜色会发生变化,标志着时间从黎明到黄昏的流逝。这样,每个观众都会创建自己的昼夜节律。
Look to the Heavens
创作者:Cake Theatrical Productions
悬挂在盘绕成排的竹子上的粘土风铃将观众召唤到装置的中心,露出一个花园祭坛,它充当短暂的门户和反思和代祷的圣所。
一排排竹子向上伸向天空,而脆弱的环环相扣的粘土块则代表着生命的短暂。风铃轻柔的声音提醒着沉重的心灵释放烦恼,同时也帮助他们扎根于当下。
4月15日,全球最大的户外音乐节之一的科切拉音乐艺术节回归,让游客“疯狂”的不只有音乐,还有将现场效果拉满的艺术装置。自2009年开始,主办方每年都会委任艺术家为这一盛宴打造专属的艺术作品。
今年的艺术家们创作了富有诗意、受自然启发、融合艺术和建筑并利用数字地图等新技术的作品,一起云打卡吧!
The Messengers
创作者:Kumkum Fernando
斯里兰卡艺术家 Kumkum Fernando 创作了三个高达75到80英尺的巨大雕像,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游乐场。
作品的灵感来自南亚神话和斯里兰卡民间传说。每座雕像都以诗意的故事为特色,在晚上被粉红色的色调点亮。
Molecula Cloud
创作者:Vincent Leroy
科切拉音乐艺术节期间,帝国马球俱乐部上空被巴黎艺术家 Vincent Leroy 创作的这些巨大的反光球体点亮。
装置由巨大的粉红色和反光球体组成,它们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云状物体。
在隐藏轮子的帮助下,雕塑在夜间移动和旋转,类似云朵的大反射球体充当镜子,反射节日场地、人群和天空。
Holoflux
创作者:Güvenç Özel
洛杉矶艺术家 GüvençÖzel 创作了一座60英尺高的钢木结构——《Holoflux》。
它的环形建筑结构允许游客穿行其间,沉浸在五颜六色的光线中。
晚上,投影设备让它被不断变化的色彩和图形所覆盖,增加了活力与动感。
Özel 表示,这件艺术品是对我们与物理和虚拟世界关系的思考,并将建筑和人类体验作为“不同媒体的生态系统”。
Eden
创作者:Maggie West
洛杉矶艺术家 Maggie West 创造了一个由20座巨型钢结构组成的花园,高度从6英尺到56英尺不等。
为了创作这幅艺术品,艺术家拍摄了各种不同配色方案的植物,并将花卉照片复制到装置结构上。
尽管它们的尺寸很大,但各种柔和和温暖的色调赋予结构更柔和、更精致的外观。
每一个雕塑均展现了植物和花卉的细节,如百合花中心的雄蕊。到了夜晚,雕塑在投影的作用下生动和活力起来。
Spectra
创作者:NEWSUBSTANCE
这座被称为《Spectra》的七层多色螺旋塔自2018年以来一直在现场,数千名节日游客沿着螺旋楼梯走到建筑顶部的观景台,360°观看节日。
据创造者 Newsubstance 称,《Spectra》的总重量为349440磅。它由54000个螺栓、螺母和垫圈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