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科技激发澎湃生产力!文博会“文化+科技”展项盘点
在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上,通过“文化+科技”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体验、文旅消费新场景的展项随处可见。
深圳文博会组委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李强强表示,本届展会中,文化产业“顶流”和“新势力”同台竞技、百花齐放,多个代表文化产业新质生产力的“新势力”齐聚展会。
科技打造沉浸式文旅空间
三七互娱
三七互娱公司,展示了用数字技术和传统文化创新结合、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成果。如VR沉浸式体验元宇宙虚拟营地利用虚拟现实、数字建模、3D引擎等技术,打造了集传统文化展示、数字体验、互动打卡于一体的元宇宙空间。
腾讯多媒体实验室
腾讯多媒体实验室研发的一套实时视频特效合成技术,这款虚实融合新体验的互动产品叫“臻彩云境”。它通过相机跟踪、人体姿态估计、空间定位和深度估计等关键技术,能将真人与3D虚拟场景无缝结合,并实现真人与场景内物体或角色的互动。
在13号展厅的一处展台里,不少观众先后站进了三片绿色背景墙中,他们根据眼前的屏幕指令,完成一个简单动作与场景互动,录制便开始了。
画面上呈现的是莫高窟第285窟,从屏幕上看,站在绿幕区的观众像是“嵌进”了洞窟里。录制完毕,体验者可通过现场扫码获取照片。照片生动有趣,莫高窟的文物仿佛“活”了起来,环绕在观众周围。
“这项技术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包括但不限于文物保护、视频直播、游戏开发等,为传媒、文旅、教育、娱乐和电商等行业提供创新服务。”严晓说,通过臻彩云境,用户可以享受到更加丰富的互动体验,它同时也为内容创作者和企业提供了新的创作和展示平台。
宁夏回族自治区展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展区,“西夏陵高沉浸式体验空间”观众络绎不绝。人们纷纷戴上VR头显设备,体验穿越到千年前的西夏王朝的奇妙。
戴上设备后,仿佛置身贺兰山下的沙漠中,远处是行走的驼队,一只鹰在高空飞翔……跟随数智人导游慢慢走近陵墓,月城、陵城、陪葬的雕塑等一一映入眼帘。
新科动漫产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穆晓峰介绍,西夏陵已被确认为2025年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由于年代久远,西夏陵的月城、碑亭、阙台等建筑都已损毁,游客无法看到这座陵墓最初的风貌。
然而在西夏陵高沉浸式体验空间,人们可以身临其境地探索和感受西夏陵的建筑结构、艺术风格和历史文化。据介绍,这款产品通过数字技术对西夏陵周围环境实地全息扫描,在虚拟引擎上高精度还原了西夏陵千年前的面貌,从而将这片历史遗迹“活化”了。
四川展区
在15号馆四川展区,顶部环形LED屏滚动播放着三星堆、大熊猫的形象,十分吸睛。三星堆新出土文物——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青铜扭头跪坐人像、青铜着裙立人像等文物复制品也来到了文博会的现场。
为了让观众有更亲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观众还可以在“四川造”XR超高清沉浸式体验空间中,感受三星堆遗址所展现的古蜀文明的璀璨悠久。同时,来自1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的皮洛遗址,也亮相展馆中。
无处不在的AI技术
AI无处不在,这是许多观众对本届深圳文博会的共同感受。在本届深圳文博会上,众多参展企业呈现了AI在各个行业的新技术新应用,彰显出在AI驱动下各行各业即将迎来的新机遇,以及给现代生活带来的全方位改变和创新体验。
三七互娱公司
三七互娱公司的虚拟人“葱妹”运用AI(人工智能)辅助生成及动作捕捉技术等,以虚实融合的方式助力城市文化旅游推广。
“创新是文旅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所在。要以科技为手段,以创新为根本,培育科技人才,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三七互娱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河南展馆
“商王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给后世留下了灿烂的文化。”在河南展馆,端庄而睿智的AI数字人“商朝女战神妇好”化身富有海量文博知识的学者,为观众答疑解惑。
南方科技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唐际根教授研究团队基于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各类文物,围绕商代服饰的考古研究成果,植入大量文化史料知识图谱,通过神经网络,打造了专家型考古数智人“商朝女战神妇好”,让人耳目一新。
湖北展馆
在湖北展馆,致力于出版业智能化转型服务的武汉理工数传集团展示了第一个专属出版业的AI大模型BOOKSGPT。据该项目售前工程师郝亮介绍,该集团以BOOKSGPT为技术依托,上线了全新AI编辑工作室,全面升级RAYS现代纸书平台,为出版单位提供出版融合全流程服务。
作为艺术教育领域的AI内容创作平台,武汉元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艺术设计超级计算平台ARTIDesignerXL,配合数字化知音国漫乐队的创新演出,展现了在人工智能与文化艺术融合领域的前沿探索。
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湖北省展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湖北展馆汇聚了5000多件展品,用“文化+科技”汇聚新质生产力。
其他展馆及领域
在上海展馆,观众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最前沿的AI图像生成技术生成作品,体验AI绘画的乐趣;在北京展馆,AI再现了圆明园四十景图,观众仿佛置身实景;
在江苏展厅,观众可以跟着“宁好”数字人玩转南京博物馆;粤传媒参展的数字人用全面仿真的AI形象,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场景;
安徽新媒体集团的AI数字人主播开展探馆活动,对安徽展馆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AI技术生成的虚拟主播,不仅能够准确报道新闻内容,还能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与观众互动。此外,AI技术还在新闻制作、编辑等全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许多媒体机构已经推出了基于AI技术的新闻制作流程和模型,大大提高了新闻制作的效率和质量;
在影视领域,湖南广播影视集团运用新技术,打造了芒果大模型、AI导演“爱芒”,让用户云游于“芒果平行宇宙”;
深圳市南山区推出的首部文化主题AI大片《千面南山》,通过AI技术深度学习了大量历史文献和图像资料,再现了南山区的历史变迁和文化风貌。
抖音总裁韩尚佑说:“AI作为一种工具已经深入生活、影响文化创造。”当文化产业与AI相遇,便激荡起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