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渝熙:舞台灯光在城市景观照明中的“活”用
上海舞台技术研究所首席灯光设计
夜游文创灯光研究院专家顾问
谢渝熙,上海舞台技术研究所首席灯光设计。作为一名从业近二十年的舞台灯光设计师,谢渝熙的经历很单一,自2002年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便进入上海舞台技术研究所从事灯光设计,至今不曾改变。对于灯光设计,谢渝熙是热爱的,从来不敷衍了事,一直用心专研,努力把每一个项目做得更好。
▲浦江光影秀
也许大家对谢渝熙不甚熟悉,但对于精彩绝伦的浦江光影秀(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黄浦江大型光影秀以及第二届、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浦江大型光影秀等)应该有所了解。这一场场令人感慨难忘的光影秀,缔造者正是谢渝熙所在的团队。作为团队的核心成员,谢渝熙不仅是多场璀璨恢宏的光影秀的灯光总设计,更是众多国家大型晚会的舞台灯光设计。今天我们走近谢渝熙,了解他与灯光的故事,以及他对舞台灯光和城市景观照明的理解。
1
二十年的坚持,是工作也是爱好
对于谢渝熙来说,从接触舞台灯光设计到从事舞台灯光设计,更多是机缘巧合,但并不妨碍他在不断接触中喜欢上这一专业。他自本科毕业后开始从事舞台灯光设计,至今已将近二十年,成功完成了国内外数以百计的设计作品,工作面涉及诸多平台,从专业巡回戏剧演出到艺术节的艺术设施和政府重大演出活动项目,包括戏剧、戏曲、电视晚会、音乐会、展览、公关活动等多种多样的娱乐照明项目。“我做的项目大多是舞台演出。”谢渝熙表示,“在我,灯光设计是工作也是爱好。一个事情,如果你把它当工作,很可能就完成了事;如果你喜爱它,那你会尽己所能做得更好。”
因为爱好,谢渝熙在做每一个项目时都精益求精,争取做到更好。“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闭幕式上,中国有个8分钟的节目表演。大概有三千多台电摇灯,只给了我们零零散散的四个小时,来完成整个节目的排练和合成。”谢渝熙回想这个难度极大,让他印象深刻的项目。“我们整个团队将近一个星期守在现场,舞台一旦空闲便冲上去进行调试。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先用灯光模拟软件在电脑上进行编程,然后再合成。”“这个项目当时真的挺难,使用的所有设备都是外方的,设备又多,调试的时间短且零散,在一个礼拜里可能这个晚上12点之后有半个小时,凌晨四点之后再有二十分钟。对于整个团队的配合度、默契度等要求非常高。”
▲印尼雅加达亚运会闭幕式杭州接旗表演《杭州时刻》
▲印尼雅加达亚运会闭幕式杭州接旗仪式《升国旗》
在谢渝熙看来,很好地完成雅加达这个项目,凭借的是大家的责任心和专业态度。“要出色地完成诸如此类难度高挑战大的项目,需要我们对它从心底藏有一份热爱。”
2
设计延展,从舞台灯光到城市景观照明
作为一个肯钻研爱创新的设计师,谢渝熙从未停止学习,除了再度深造,获得上海戏剧学院MFA艺术硕士学位外,更是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学习和钻研技术,把握点滴时间为专业充电续航,将创造性艺术灵感转换为舞台上最直接有效的表达。
近年来,“夜经济”悄然兴起,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引擎,夜游也成为大家喜闻乐见的新游玩方式。城市景观照明作为夜游经济发展的基础,迎来了量的爆发和质的飞跃。从照明、亮化到光影,城市景观照明正在重塑城市景观在夜间的形象,展示城市自身的文化,除了传统的静态亮化外,有了诸如光影秀等动态呈现。用谢渝熙的话说,光影秀备受青睐的根源在于——大众审美需求提升,追求多样化的夜景照明。
谢渝熙涉足城市景观照明才两三年时间,但也创造了好几场轰动一时的光影作品,如2019上海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黄浦江大型光影秀、2020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浦江大型光影秀等。
在谢渝熙看来,舞台灯光设计师能在城市景观照明领域有所发展,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催生了灯光秀;二是舞台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使舞台上的灯具和控制手段能够运用到大规模、大体量的城市景观照明中。“舞台是一个造梦的场所,我们运用了包括灯光在内的各种手段来完成一个舞台作品,从而呈现给观众。现在我们把舞台的这种设计理念引入到城市景观照明的设计理念中,通过灯光,可能还有音乐和影像等舞台手段打造城市景观。这是舞台灯光与城市景观的一个创新结合。”
另外,舞台灯光讲究观演关系,城市光影秀也一样,首先要分析游客在什么地方,从他的视角去考虑画面构图和灯光布局。绘画,我们是用画笔、颜料在纸上作画,落在舞台和城市里,我们是以光为笔,在空间中进行绘画,这与传统的城市景观灯光出发点不太一样。传统的景观灯光更多考虑怎样把建筑物呈现得更漂亮,城市光影秀更多从观众的感受和视角,甚至融入情感和文化,用光来讲故事。相比传统景观照明的静态表现,舞台灯光师更多的是考虑动态变化,或模拟环境光线,或讲述主人公内心独白等,根据日升日落的环境变化以及内容的变化进行调控,形成一个流动的画面。
3
城市光影秀与舞台灯光的差异
实景演出、城市光影秀都是舞台灯光逐步放大的过程,但又不大一样。实景演出其实更像一个放大的舞台,所有的景观和灯光设计师能完全掌控。然而,一旦把舞台放大到城市中,演绎的范围和规模大大拓展,舞台可能只有十二米,但放到城市景观中,比如上海外滩,那可能需要以公里计算。同时,城市景观照明已存在,光影秀的灯光设计师需要在城市基础照明之上做加法,很多舞台上的运用手段需要做调整。“这是舞台灯光与城市光影秀的差异所在。”
在舞台上,演员的表演是重点,灯光只是其中一个表现形式和辅助手段。但在城市光影秀中,没有演员,完全需要灯光去叙事,把灯光拔到了一个更高地位。然而,在谢渝熙看来,灯光的变化手段不足以完全承载叙事,于是他们选择把音乐作为整个灯光秀的灵魂。“建筑本身是有结构和美感的,素有‘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之说。我们抓住音乐这个灵魂,配合灯光的律动和调光手段,让建筑活起来。”谢渝熙说道,“光影秀其实就是一个建筑、音乐、戏剧舞台灯光结合形成的跨界作品,建筑物是整个光影秀的承载基础,音乐是灵魂,灯光是表现手段,将一个个故事饱含情感地演绎。”
从舞台灯光设计到城市光影秀制作,对谢渝熙来说虽不至难于登天,但也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难题:首先,城市高层建筑灯具的安装和舞台不同,有各种各样的施工要求,如安全系数、风载、荷载等。而且每栋楼都有不同的业主和物业,需要做大量协调和沟通工作;其次,光影秀是在一个城市展示的,影响力和辐射面相对大很多。因此光影秀的内容需要层层汇报,多重审批。所有的光影秀作品都是基于多轮创作、多轮修改、多轮汇报,最终才能呈现在大众面前;第三,光影秀的调试难度较大。舞台比较小,只需找准一个最好的位置进行调试。但城市景观不一样,观众可能从各个角度,各个方向观赏灯光秀,设计师需要先分析游客最多的地方可能是哪里,以这个地方为基础进行调试。“以黄浦江灯光秀为例,我们要考虑到两岸游客不同的视角,搬着控台在两岸到处跑,找最好的角度调试灯光效果。”谢渝熙说道,“这个工作量和舞台是不能比的。”
4
舞美灯光在景观照明中的应用和发展
谢渝熙表示,随着夜游及夜经济的发展,舞美灯光在景观照明中的运用会越来越多,毕竟舞台灯光的动态表现力比原本的建筑灯光强。未来,会有大量的舞台灯光设计师进入景观照明行业,把更多在舞台上运用的技术、手段、概念等,运用到景观灯光中,现在只是个开始。
“以沉浸式演出为例,它目前在舞台上的发展已较为成熟。上海的沉浸式戏剧《Sleep no more》,是在整个五层楼建筑里完成观众跟着演员走,去发现线索的过程。以后这类演出会走到越来越广阔的夜游市场天地。它可以在五层楼里,也可能在整个园区或整个景区里,而这种沉浸式演出有大量舞台手段运用到景观中。”
▲沉浸式戏剧《Sleep no more》|图片来源于网络
随着大量舞台技术和手段在城市景观中的运用,景观灯光设计需要谨防光污染的出现,毕竟射灯、光束灯、激光灯等经常运用于舞台的灯光容易给城市环境带来影响。“这是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对此,谢渝熙表示可以通过三点避免或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一、控制大功率射灯或激光灯的使用频率,做到有节制、有度。以黄浦江光影秀为例,我们运用的射灯、光束灯、激光灯等,不是每天都开的,只有在重大的节庆日才开;二、缩短光影秀的时长。现在的光影秀时长都比较短,基本控制在一场5分钟内,在节假日晚上隔半个小时一场,一个晚上大概七八场,不会是常态化演出;三、提高灯具的使用要求。做灯光调试时要注意,不能让灯光影响到城市群众的生活,比如激光灯、光束灯等灯具的光线不能打到行人能够走到的地方,不能照射到居民的窗户和游客的眼睛。
“目前,由于光影秀出现的时间还不长,还没相关的行业标准,全国大批量上线的光影秀项目,部分在使用时不是特别注意,造成了光污染。后期可能会从国标或行业标准方面提出要求。”
作为一位精通视觉和灯光设计,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设计师,谢渝熙从不满足于现状。“对于一个项目来说,成功是得到大家的认可,有传播度和热度。但对于设计师本人来说,做得更好的项目永远是下一个。”谢渝熙说道,“每一个作品我都认为还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可能会在以后的项目中逐步进行新的尝试。”
期待他下一个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为城市光网原创文章,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小编(188194947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