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下城区改造19934盏护眼灯,实现教室照明改造100%覆盖
今年,下城区在杭州市主城区率先将“公办中小幼教室照明改造100%全覆盖”纳入区民生实事项目。11月底,下城区率先实现了全区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室护眼照明灯100%全覆盖。
截至目前,下城区累计改造了70个校区,19934盏教室护眼灯,控制反馈器数量1609套,教室照明提升改造项目总计投入778.436万元。
前期,下城区组织相关专家对辖区校园进行实地摸排,根据校园的灯光现状,教室的灯源数,以及近几年改造后灯光的效果等现状,制定“一校一品一方案”的改造计划。为了达到即明亮又不刺眼的改造目标,专家组和采购部多次协商,针对现行的灯光标准制定招标方法。
改造前,由于传统的荧光灯在频闪、光照度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次改造参考上海等地先进做法,从教室光照度、均匀度、频闪、眩光值等六个维度进行改善,通过打造健康的光环境来预防学生近视。在招标过程中,针对样板间光环境要求出具国家权威检测机构认证的CNAS证书,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单位,做得更精准、更专业,效果最佳。
安吉路实验学校戒坛校部的同学们正在改造后的护眼灯下进行学习。教室中安装的平板式护眼灯相比于老底子的日光灯面积更宽,采用了LED光源,护眼灯全开的情况下,教室很亮,灯光柔和。教室里还安装了黑板灯,而且两种灯都很智能。手机App可以控制护眼灯的开与关,App上还可以看到学校戒坛寺校区每个教室护眼灯的开关情况和每个教室的照度(照度是反映光照强度的一种物理量)。
目前戒坛校部所有教室的护眼灯,已实现100%“物联网”,负责后勤的老师可以实时监控教室里的光照度。
据悉,护眼灯的安装,并不是简单地把灯具换成护眼灯。中标企业有关负责人表示,要保证最佳照明效果,学校的护眼灯经过严格的光学测算。本次改造,加入了光线传感器模块,针对每间教室自动收集光照强度信息并上传平台,实现云端集中管控。
朝晖实验小学
青蓝青华实验小学
景成实验学校改造后
现在,教室灯光照明亮度明显提高,无论是黑板,还是学生的课桌桌面,光照度和光线均匀度都有了极大的改善,频闪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保障师生上课过程中集中注意力,提升了师生的上课质量。
公办中小幼教室照明改造是下城区“护眼工程”开展的重要一步,下城教育借助本次“亮眼”工程这一区民生实事工程,通过完善视力健康评价体系、落实学业“减负”工作、实施阳光体育运动、逐级建立考核机制等举措,使爱眼护眼行动真正落地见效,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