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先看!多个景观照明提升项目效果图来了!
苏州河桥梁景观照明提升效果图
市绿化市容局介绍,为推进“一江一河”民心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苏州河两岸景观品质,给市民游客带来更美好的休闲游憩体验,市绿化市容局、市住建委、市交通委联合制订了《苏州河桥梁景观提升计划》,今年要完成15座桥梁的景观提升。目前,桥梁景观提升设计方案已经通过了审定。让我们先睹为快,来看看新一轮苏州河桥梁景观提升效果图↓
设计方案的主要特点:
●瞄准苏州河景观照明“城市名片”的目标定位,紧扣“苏河夜色、魅力申城”主题,延续“温馨雅致”的苏州河夜景基调;
●按照“一桥一主题、一桥一风景”的设计要求,考虑桥梁结构、历史文化和周边环境等因素,确定景观提升重点和亮点,统筹平衡整体性和个性化;
●践行“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发展理念,全面使用节能灯具,控制灯具功率和亮度,采用启闭节能控制方式,纳入市、区级集中控制系统。
01
乍浦路桥
乍浦路桥建成于1927年,与小陆家嘴地区隔江相望,是苏州河最佳打卡地之一。以“四季沐歌”为设计主题,为桥腹增添春、夏、秋、冬四季色彩,通过光影幻彩交替让游人感受苏州河的四季风景,与远处小陆家嘴夜景遥相呼应,共同呈现一场梦幻的视觉盛宴。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效果图由市道路运输局提供
02
浙江路桥
浙江路桥建成于1908年,为鱼腹式桁架桥,是外白渡桥的姐妹桥,也是上海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流光乐章”为设计主题,利用梁下结构格栅暗藏灯光,形成光之“琴键”,光影如钢琴弹奏般变化,将桥下空间化为音符舞台。
▲效果图由市道路运输局提供
03
南北高架桥
南北高架桥建成于1995年, 是苏州河上桥幅最宽的桥梁,游船通行桥底的时间最长。以“天穹之境”为设计主题,在桥底设置智能互动投影,游船经过时变换画面,丰富市民游客游船体验。常态模式时,投影图案舒缓,呈现水纹波动的视觉效果;节假日模式时,利用感应控制系统,在游船经过时开启投影互动模式,游人可见鱼群在头顶一路相随,充满趣味性。
▲效果图由市道路运输局提供
04
昌平路桥
昌平路桥建成于2020年,桥上的拱轴线与大跨度的悬臂共同形成“明眸”造型,强化“苏河之眼”的设计主题。本次提升增加了“苏河之眼”与游船互动的效果,当船靠近桥梁时,有“明眸眨眼”的效果;在桥底设置“暗夜星空”的场景,采用无线控制方式与游船互动,“船来闪烁,船走暗夜〞,增加船行体验感;桥拱、桥底灯光以及桥侧喷雾相结合,更加体现烟雨江南的意境美。桥梁照明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供电,为本市景观照明绿色低碳和数字化可持续发展助力。
▲效果图和动态图由静安区绿化市容局提供
05
安远桥
安远桥建成于2022年,以“U”形造型跨越苏州河之上,是苏州河上唯一一座双塔拉索桥梁,既是人行观景桥,也可推行非机动车。以“苏河之链”为设计主题,突出栏杆和双塔拉索的照明,栏杆采用一体式发光板。常态模式时,栏杆为单色光,节假日模式时,开启幻彩互动功能,通过发光板进行色彩交融变幻,桥体设置感应装置捕捉行人行动状态,实时投射到栏杆,形成互动效果。
▲效果图和视频由静安区绿化市容局提供
06
昌化路桥
昌化路桥建成于2001年,北临中远两湾城,南接网红打卡建筑——天安千树,是苏州河夜景最佳打卡地之一。以“蝶恋卧波”为设计主题,重点加强了桥底的照明表现。常态模式时,桥底呈现单色静态效果,节假日模式时,桥体呈现缓慢的色彩变幻效果。
▲效果图由市道路运输局提供
07
江宁路桥
江宁路桥建成于2012年,西接上海造币博物馆,东临梦清园,与普陀区消防救火会隔河相望。以“鎏金画境”为设计主题,利用互动投影装置提升桥底照明,常态模式时,桥底呈现静态梦幻蓝色效果,节假日模式时,利用互动投影装置,在游船经过时,桥底呈现出金色光粒子等图案,为人们带来沉浸式体验。
▲效果图由市道路运输局提供
08
镇坪路桥
镇坪路桥建成于2009年,以“时代剪影”为设计主题,利用光影技术,以管线桥为幕布载体,投影时代变迁经典画面,成为城市中的露天微影院。
▲效果图由市道路运输局提供
09
武宁路桥
武宁路桥建成于1956年,是上海第一座主题雕塑装饰的“中西合璧”桥梁。以“苏河夜曲”为设计主题,调整桥柱的整体色温,进行更加细致的明暗刻画;桥底设置花纹透光板,投射与桥头堡相呼应的光影效果;桥侧设置特色数字水帘装置,当游船行至桥梁前,可观赏水帘光影秀。
▲效果图和视频由普陀区建管委提供
10
华政桥
华政桥建成于2001年,原名学堂桥,连接了华东政法大学苏州河两岸的校区。以“书香清影”为设计主题,采用投光、洗墙的手法照亮桥身及桥底,夜晚温暖的黄色光轻轻点亮桥侧,桥腹适宜的低饱和色彩缓缓变化,与沿岸建筑的景观照明相互衬托、浑然一体。
▲效果图由普陀区绿化市容局提供
11
轨交3号线凯旋路桥
轨交3号线凯旋路桥建成于2000年,是苏州河上唯一一座轨交桥。以“未来畅想”为设计主题,通过红色静态投光照亮桥拱,利用桥侧动态变色光烘托氛围,此外还设置AR灯光秀,市民游客可在手机上观看桥梁、轻轨和虚拟场景相结合的梦幻世界。
▲效果图由申通地铁集团提供
12
古北路桥
古北路桥建成于2008年,横跨苏州河与长宁路。以“琴瑟共鸣”为设计主题,全彩打亮石材栏杆,栏杆如立于苏河上的一排编钟,随着灯光轻轻弹奏起伏,与泸定路桥共奏一曲。
▲效果图由市道路运输局提供
13
泸定路桥
泸定路桥建成于2010年。以“江南音韵”为设计主题,栏杆似古筝琴弦,通过打亮横向栏杆,在苏州河上奏响光之乐章。
▲效果图由市道路运输局提供
14
北横通道桥
北横通道桥建成于2022年,斜跨苏州河上,过河后沿着苏州河岸线与中环相接。以“点亮苏河”为设计主题,灯光与中环立交桥形成一体化景观照明模式,隔音屏上设置点光源图案,当游船经过时,星光通过感应为之聚集,随船而动,形成星河美岸、沐光而行的景象。
▲效果图由市道路运输局提供
15
中环立交桥
中环立交桥建成于2004年,上下五层24个匝道,是跨越苏州河的地标性构筑物。以“蓝梦交响”为设计主题,针对苏州河游船视角提升立交桥的夜景效果,通过投光方式点亮沿河区域的三层立交桥,宛如道道彩虹飞渡苏河,常态模式时灯光柔和恬静,节假日模式时可进行全彩动态光展示,统筹兼顾景观性、经济性和安全性。
▲效果图由市道路运输局提供
杭州夜西湖夜景照明效果图
为优化提升西湖景区夜景灯光效果,保障夜景灯光运行安全,丰富市民游客夜游西湖的观光体验,今天起,杭州市西湖景区将对环湖夜景灯光进行修缮,扮靓杭州亚运会。让我们一起期待一个更加诗意盎然的夜西湖吧!
本项目实施时间自5月18日起至6月30日,实施范围包含保俶塔、北山街、白堤、苏堤、孤山、圣塘公园、湖滨公园、学士公园、吴山、城隍阁、玉皇山、南屏山、夕照山、九曜山等环湖公园景区、山体、重要历史文化节点,对区域内亮灯设施的安全性和效果进行提升,着重对破损老旧、存在安全隐患的灯具、电缆进行更换,对符合安全和景观要求的灯具继续保留。
本次修缮将遵循绿色照明原则,充分考虑节能、环保、低碳,降低灯具能耗,融合西湖山水林岸、亭台楼阁等元素,营造“水墨淡彩”夜景环境,完成后将重新把一个画意盎然的夜西湖呈现给广大市民游客。
一起来看修缮后主要节点的效果。
保俶塔
▲效果图
作为西湖北线地标建筑,与南岸雷峰塔遥相呼应,本次对塔照明进行节能改造,调整原有老旧的高压钠灯,总功率从14.4kw降低为6kw,能耗降低58%,使用小光束角的LED精准光束呈现保俶塔的典雅古朴和历史厚重。
断桥、锦带桥
▲效果图
本次将拆除原老旧灯具,调整为线性水纹灯,增加水纹和月光照明的效果,为夜西湖水墨长卷增添灵动和精彩。
城隍阁
▲效果图
本次将对老化、破损的灯具和电缆进行改造,恢复惊艳、璀璨的阁体夜景照明。
湖滨公园
▲效果图
本次将对湖岸沿线老化破损的电缆进行更换,并对沿线高能耗的金卤灯进行更换,修补环湖夜景水墨长卷断点,通过改变灯具规格、功率和数量,整体能耗明显降低。
杭州运河城东段新塘至三堡船闸间夜景
为了打造夜间靓丽的灯光景致,丰富游船夜间航线的观光体验,杭州市城管局将对京杭大运河上多座桥梁进行亮化提升改造,展现杭州诗画江南的独特魅力。改造后有什么亮点?一起来看看!
去年年底,京杭大运河如诗如画的新夜景如期“上线”,用LED节能技术重现水墨丹青的长卷,描画出运河沿岸白墙黛瓦、小桥流水的诗画江南景象。
这次,为了在夜间打造同样精彩的灯光景致,杭州市城管局将对运河城东段新塘至三堡船闸之间的新塘桥、衍家桥、昙花庵桥和景御桥实施灯光升级,以更好地展现杭州诗画江南的独特魅力。
新塘桥(又名彩虹桥)是单跨下撑式钢拱桥,位于新塘路与运河交叉处。桥梁本身设计具有大跨度红色桥拱等现代元素,亮化设计时利用特殊混光的白光投射,凸显了桥拱原始的色彩,让其在夜间同样拥有靓丽色彩,显得时尚、高雅,体现出桥梁的现代美。
▲新塘桥夜景效果图(节日)
昙花庵桥同样是用白色投光灯打亮湖蓝色桥拱,与运河沿线郁葱树木、碧水相映成趣,营造舒适、自然的运河之美。
▲昙花庵桥夜景效果图(节日)
衍家桥的桥梁护栏拥有大量的石板纹样,采用暖白光色的洗墙灯将其整面打亮,呈现典雅古朴气息,增加了桥梁的历史感、厚重感。
▲衍家桥夜景效果图(节日)
景御桥是进入三堡船闸之后的第一座桥梁,宛如一座灯塔矗立于运河之上,坐船观桥十分壮观。亮化设计时,则更多地考虑用多色灯具营造标志性景观场景,通过在桥梁两侧立杆安装投光灯整体打亮方式,塑造夜间标志性建筑形象。
▲景御桥夜景效果图(平日)
▲景御桥夜景效果图(节日)
“本次照明改造,我们将继续遵循绿色照明原则,兼顾双碳双减目标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在设计环节就充分考虑节能环保,相应调整灯具规格、功率与数量,在源头上实现节能降耗。”杭州市城管局市容景观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根据计划,京杭大运河上桥梁亮化提升工程将在年内完工,一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