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
活动

当“凝固的音乐”被注入光线 | 小型音乐厅的设计也可以很“惊艳”

0
0
收藏
分享
转发到光网
微博
QQ空间
微信
微信扫一扫
2023-10-11 16:25
云知光


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音乐或许可以比喻为“流动的建筑”,前者通过建材、结构表达特定的场域语言,后者则通过旋律、节奏引导人走进灵魂的秘境。

当“建筑”遇上“音乐”,“光线”则是联结两者的纽带。一方面,它丰富了空间的物理感知,另一方面,隐藏其中的情绪、感受则能够给人们带来一种新的认知和连通的共感,从而打通了介质的壁垒,构建一个纯粹的艺术四维空间。

以下分享的三个小型音乐厅设计案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使用了混凝土材料,具有粗野主义色彩的建筑空间在光线的点缀下变得轻盈,而经典的混凝土语言对神圣的艺术进行解构,让音乐厅变得更加亲切近人,也让观众能够更好地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

01

布赖巴赫音乐厅

地点:德国

设计公司:peter haimerl.architektur

布赖巴赫音乐厅代表着以振兴布赖巴赫新中心为目标的城市开发的核心,位于新社区中心旁的新小镇广场。

音乐厅是独栋混凝土建筑,按照布赖巴赫的石雕传统,外墙以花岗岩碎石为原材料。

巨大而倾斜的建筑入口设在广场上,并且通过楼梯引导游客到达地下门厅。

门厅不仅是存包处、卫生间、酒吧等功能空间,还起到引导游客从喧闹的礼堂到达内部音乐演奏厅的作用。

音乐厅内部的光线从层叠的缝隙中渗出,为空间提供充足的照明。漫射的光线还削弱了混凝土的厚重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的光让不经雕饰的墙面充满生命力。

中性的背景色彩,搭配金属材质的镂空座椅,淡化了观众席的存在感,打造出一个焦点全在舞台上的个性空间。

音乐厅的内部造型是通过相当复杂的模板系统而实现的高难度混凝土工程,还配置了最新的LED照明技术,不仅兼顾音乐厅对声学的要求,还能提供符合各种音乐舞台氛围的最佳光环境。

02

天空音乐厅

地点:日本

设计公司:山本卓郎建筑事务所

天空音乐厅位于东京的一处住宅区,是一个能容纳约 50 个座位的小型古典音乐厅。

虽然周边建筑密集,难以获得良好的景观效果,但正如概念“天空音乐厅”所述,设计师想要打造一个隔绝市井,与音乐和蓝天相处的纯粹空间。


出于保证良好的视听效果和有效隔绝杂音的需要,音乐厅(尤其是大音乐厅)通常不设窗户,将音乐会作为特殊活动与日常生活区分开来。

不过,设计师认为,对于小型音乐厅来说,没有窗户是一大弊端,因为这会给观众造成一种被束缚的感觉,没有窗户的音乐厅并不适合作为一个放松的空间。

考虑到音乐厅处于一片建筑密集的住宅区,如果按照通常的方式建造窗户,就难以实现将天空作为音乐厅背景景观的目标。设计师决定将窗户安置在只能看到天空的位置,并确保从大厅内部看不到周围的建筑物。

将窗户安装在空间的上方是一贯的做法,但如果在低于视线的位置也能看到天空,那将会是一种非常不寻常的体验,就像从飞机的窗户往外看一样,这会让人感觉整座建筑都被天空包围,而不是被建筑包围。

因此,设计师在靠近舞台的墙面底部安装了倾斜的镜面来倒影天空,又在建筑的顶部开窗引入自然光线。

这样便可将人们的观赏视角集中在脚下与头顶的位置,令阳光和天空成为空间的一部分,让听众在欣赏音乐会的同时,还能暂时逃离日常生活,欣赏蓝天和浮云的悠闲飘动。

03

山谷音乐厅

地点:中国

设计公司:OPEN建筑事务所

位于距北京市区约两小时车程的河北承德金山岭,建筑如同一块来自远古的巨石,坐落在可以远眺长城的山谷。

该项目由OPEN创始合伙人李虎和黄文菁主持设计,两位建筑师表示:“这是一座由声音出发、由内而外雕刻而成的建筑。我们称它为Chapel of Sound,希望人们可以‘看到’声音的形状,或者‘听到’寂静的声响。”

建筑师希望这座音乐厅可以成为一处庇护所,建立人与自然的深层连接。在这里,人们能感知到阳光、雨雪和四季的变化,或者听到平常忽略掉的鸟叫虫鸣。

建筑室内外连通,让耐候的混凝土成为了最合适的材料选择。整座建筑由深灰色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骨料混合了当地富含矿物质的岩石。

立面分层的灵感来源于周围山脉的沉积岩,层层堆叠的方式和平整的切割则表达了人工建造的理性,而非对石头形态的简单模仿。

建筑的形态是对场地的直接回应:上大下小的倒锥形的结构,既顺应着山谷的形态,也以最小的足迹轻轻地落在山谷底部,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少。同时,它也是音乐厅内部阶梯状观众席的外在表达。

刚劲的线条突出了混凝土的力量感,无数折面让建筑在阳光的雕刻下有了金属的光泽。无论是定制的不锈钢大门,还是青铜的标识牌、扶手,甚至手工打磨的卫生间铜镜,都以其温润的光泽和触感,与粗粝的混凝土形成强烈对比。

在室内洞穴般原始的氛围中,也充满了精心设计的细节。雨水可以从屋顶的洞口落下来,并沿着设计好的路径迅速流走,不影响大部分观众席。

音乐厅中朝向天空和山峦的开洞,不仅是建筑的——将光线和风景一道引入空间中,更是声学的——它们承载着了吸声的作用,其大小和形状经过严谨的声学计算,与折叠的混凝土表面形成的反声面一起,为演出呈现最佳的音响效果。

在没有演出的时候,人们可以坐在音乐厅里,静静聆听鸟叫蝉鸣、微风拂过,或是追寻阳光游走跳跃的足迹,欣赏大自然的交响乐。

参考资料来源:

1. 布赖巴赫音乐厅/ peter haimerl.architektur | ArchDaily

2. Music Hall in the Sky | Works | 山本卓郎建築設計事務所

3. 山谷音乐厅 / OPEN建筑事务所 | ArchDaily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由光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平台立场。
收藏
举报
喜欢就给个赏吧
0人已打赏
images
转发
100
洲明体育正式成为英超曼城足球俱乐部官方LED显示战略合作伙伴
举报
意见反馈
城市光网微信平台
城市光网小程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