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一回,黄鹤楼开启夜间体验模式,行浸式光影秀穿越千年
十一临近,武汉黄鹤楼大概率要被全国人民围观加花式打卡。
来武汉,登黄鹤楼,一边遥想崔颢当年怀古义气,一边俯瞰武汉,是打开和了解武汉的第一步。
今年,黄鹤楼玩出了新花样,首开夜间体验。千年名楼遇上“光影+演艺”,都有哪些惊喜体验?
WHat君首批提前探秘,体验行浸式故事场景,穿越黄鹤楼千年文化,与“黄鹤仙子”相遇。还登上黄鹤楼,360°鸟瞰武汉绝美夜景,内心瞬间生起作为武汉人的自豪。
黄鹤楼新的打开方式
屹立蛇山之巅,北临浩瀚长江,两岸高楼错落有致,将万里长江第一桥蜿蜒完整地展现在我眼前。
这是我第一次有机会趁着秋风夜色,站在天下江山第一楼的肩膀上感受它。
//航拍图:余倩
晚上到达黄鹤楼南门时,已经看到有不少人在等着夜上黄鹤楼了。
经过层层安全检查,随着人潮踏上黄鹤楼公园的台阶,一只通过光影设计而出的黄鹤首入眼帘,引着我走向公园内部,一步步进入行浸式光影演艺的世界。
碧绿鹅池和徽派走廊不同于白天所见的高雅,鹅碑亭多了位气质古典的小姐姐在演奏古筝,再有朦胧夜色的加持,透出一种神秘感。
一句吆喝 “开张喽!?? ”
行浸式光影演艺 夜间体验
辛氏沽酒正式拉开光影演艺的序幕,店小二前后忙叨着,一个交叉叠影,店里就坐满了酒客,整个黄鹤酒楼人声鼎沸,热闹得跟过年似的,瞬间把观众拉进了从前那个充满古色古香的年代。
朗朗上口的三句半,节奏感十足地谱写出远行道士用橘皮画鹤报恩店主的传说。
淡蓝的灯光打在鹅池水面上,道士画在墙上的黄鹤渐渐舞动起来,引出由真人演艺的黄鹤仙子。近到池边的弯弯小桥,远到蛇山半腰处,通通都增添了不同颜色不同图案的灯光设计。
稍晚登场的一柱喷泉,抬眼看着就像是从天上倾泻而出落到水中央的。
所到之处皆有动画与灯光设计的小心思,诗碑廊上源源不断喷出的白色泡泡,让这里成了孩子们的天堂,不少大人也参与其中,戳泡泡。
崔颢题诗图浮雕被重新填色,人们对崔颢当年在黄鹤楼上远眺美景的模样有了更加具体的想象。相传小骄傲李白游历武昌登黄鹤楼高兴得诗兴大发,却因崔颢的《黄鹤楼》写得太好而酸不溜丢地留下“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在主楼解锁完360°武汉城市夜景,走出黄鹤楼,来到广场,我看到整个黄鹤楼化身为一个幕布。
夜秀搭配动画光影特效以及灯光设计的渲染,大禹治水为开端,承接仙子起舞、岳飞点兵等真人演艺,一个夜晚过完武汉的春夏秋冬,见证荆楚大地上黄鹤楼在千百年间经历的种种。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不去黄鹤楼”成了地道武汉人的一种默契。诚实来讲,撇开“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文人骚客式的离愁别绪,登楼这件事多少有些单调。
但这一次,我惊喜地发现,黄鹤楼的夜间体验,才是打卡武汉的第一步。
老武汉在这里找到认同感,新武汉人找到向朋友介绍武汉的新方式。
我们作为武汉人,也期待全国游客来这里,重新认识黄鹤楼,重新认识大武汉,重新了解英雄的武汉人。
来源:5分钟读懂武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