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
活动

科技演绎千年墨韵!一起沉浸式感受丹青艺术的科技之美

0
0
收藏
分享
转发到光网
微博
QQ空间
微信
微信扫一扫
2024-03-20 10:01
城市光网

近期,举办的“丹青望河山”真迹画境数字艺术展,借助数字技术手段让这些国宝级的艺术品展现出别样的生动魅力;另一场名为《万墨生息》的光影艺术展览,亦以独特创新的形式结合水墨艺术与前沿光影科技诠释水墨的美感。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两个展览,领略传统与现代、静态与动态之间的艺术碰撞与对话所带来的震撼体验。

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真迹+数字画境展

去中华世纪坛,在“丹青望河山”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天津博物馆藏·三大师精品力作真迹+数字画境展览中,体会一幅幅书画真迹带来的历史积淀,也在一幕幕光影画境之中,沉浸式感受丹青艺术的科技之美。

图片

看徐悲鸿笔下的骏马狂奔在广阔的大地,惊了枝头的喜鹊,四散而飞;跟着张大千笔下的高士,卧游于山水瀑布之间,游走于浓墨重彩之境;走近齐白石理想生活的山居之中,体会文人世界渔樵耕读之乐。

图片

漫步万境溪山 穿越多重画境

在松石之间,迈进万境溪山,穿越多重画境。徐悲鸿的奔马、雄鸡、雄鹰、喜鹊,齐白石的鱼虾、小虫、鸳鸯,都动起来了,犹如春日苏醒般热闹起来。蝴蝶飞进张大千的青绿世界,看高士在山水之间谈经论道,他们的身旁,松林繁茂,山丘上已绿草茵茵;他们身后,群燕飞过汩汩河流,飞向水汽氤氲的瀑布和远方。

图片

图片

步入万花筒般的“画镜”,镜中的世界,照见的是三位巨匠的艺术箴言,皆是大师们在艺术探索过程中,为今人留下的宝典。

图片

沉浸式游走 体验那个激荡的年代

在20世纪那个激荡变动的年代里,艺术大师以笔墨挥毫,为我们记录了下一个特殊世纪的视觉记忆。而走入今天这个AI的智能时代,科技让这个时代变得有了更多可能性,以让一幅幅平静的平面绘画,演变为可游可走可交互的综合艺术世界。展览采用了原作展厅与互动展区相互穿插,设计了观看与体验交错的节奏感。

图片

徐悲鸿的原作展区之后,开启的是“惊鸿之笔”“ 双喜追林”“奔马剧场”等与徐悲鸿艺术相关的互动空间。

“惊鸿之笔”采用全息技术,对徐悲鸿画马技术进行详细步骤分解,邀请观众体验徐悲鸿的作画造型、结构和光线表达。

图片

白石老人称自己为三百石印富翁,因他有印章数百枚,收藏于柜中。他钟情于篆刻,对自己的评价更不同于外界对他绘画更高的评价,而石自谓“诗第一,印第二,书第三,画第四”。观众可在 “流墨之河”区域以手掌触印石,体验笔墨之美妙。

图片

图片

张大千的原作展区之后,观众所能体验的,莫过于一个直取唐宋又富贵堂皇的泼墨世界。“墨韵峦山”“动了名画一小块”“AI 仕女图”“AI画桃子”皆来源于张大千的艺术灵感。沉浸式体验张大千游走过的大千世界,在“墨韵峦山”中观看大千丰富的泼彩墨色,踏入其中,还能感受到水墨在脚下涌动。

图片

图片

在展览的落幕之际,一条“璀璨星河”真正让观众置身挥毫纵横的水墨淋漓之间。一根画笔,描绘出身边美好,也描绘出民族气节。大千的山水,白石的四季,悲鸿的奔马,从艺术星河间来,皆融汇于一个绚丽的数字世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万墨生息》光影艺术展

黑与白,水与墨,构建着天地万物。水与墨的交融,呈现出浓淡的层次变化,水墨的美感也根植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

图片

《万墨生息》,一场以光与影完成的美学叙事,在18米长,5米高的巨型屏幕上展开。让观众在水墨与光影的视觉盛宴里,感受墨文化的独特魅力,寻自然与精神的融合,在水墨光影绘画学习中,探索“光”与“影”之间关系的艺术形式,体会古人无穷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图片

本次展览运用水墨山水的艺术语言,对道德经中的阴阳注解,以独特的艺术语境勾勒“五行”。创新又有设计感,让人不禁思考人与大自然的关系。通过导师讲解,以灯光、声音和影像等形式,结合特效与互动装置进一步地感受光与影,探索光影光照万物,生生不息的艺术与哲学。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由光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平台立场。
喜欢就给个赏吧
0人已打赏
images
转发
100
洲明体育正式成为英超曼城足球俱乐部官方LED显示战略合作伙伴
举报
意见反馈
城市光网微信平台
城市光网小程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