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新烟火气”的集市,促进文旅融合的新一代生活化旅游产品
“新烟火气”作为一种城市更新和文旅融合的新趋势,它体现了人们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怀念和对现代生活便利性的追求。
城市传统集市作为“新烟火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征包括文化融合、社区参与、多功能性、环境友好和经济活力,旨在打造个性化、科技融合、可持续发展的夜经济,以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居民的幸福感。
传统赶集的习俗溯源
赶集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民间风俗,其历史溯源深远且多彩丰富。大集诞生于乡土社会,是一种周期性的交易活动,也是乡村社会的经济、文化交流场所。
集市的形成源于古代社会的物物交换,尤其是殷、周时期,并在两晋南北朝的草市时期形成较为固定的集市形式。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发达,人们为了满足生活需求,约定在某个特定的日子聚集到同一个地方进行商品交易,逐渐形成了赶集这种习俗。
大集不仅是商品交易的重要场所,还是文化传承和社交互动的平台。人们通过集市交易,不仅获取了生活必需品,也在交流中传递信息、增进了解。在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商品经济的繁荣渐渐压缩了传统大集的存在感;但城乡融合的发展趋势下,大集也得以进入更多城市居民的视线中,收获新的关注和参与、焕发新的生机。
“逛大集”广受年轻人追捧的原因
对于城市年轻人来说,传统大集意味着新奇有趣,也意味着浓浓的人情味和烟火气。
大集上的商品种类繁多,从日常生活用品到特色小吃、手工艺品等应有尽有。年轻人可以在这里找到许多独特的、具有创意的商品,满足他们的购物需求。
大集往往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和民俗传统,对于年轻人来说,这是一种独特且有趣的文化体验。他们可以在大集中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气息,接触到传统的手工艺品、地方美食等,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文化。
年轻人在购物时追求实惠和性价比,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和价值。大集上的商品价格通常比较实惠,很多商品都是直接从生产商或农户手中购买,省去了中间环节的费用。对于年轻人来说,这是一个既省钱又能买到好东西的好去处。
大集可以是一个热闹的社交场所,人们在这里交流、互动,分享彼此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一片大集容纳了多种生活方式与兴趣圈子,对于追求“沉浸式体验”和“氛围感”的年轻人来说,赶集不仅是一项新的休闲活动,也成为了他们追赶潮流和娱乐社交的新方式。
集市经典案例
云南芒市·丙午市集
丙午市集好吃、新奇、鲜活、热闹,非常有特色且又不会景点化和商业化。对外地人来说,最有意思的莫过于各式各样的蔬菜。这里的蔬菜是外省菜市场不多见的——黑辣椒、芭蕉花、地涌金莲花、棕榈花以及各种叫不出名字的花花草草,全都作为食材摆在地摊上。对于初到云南的游客来说,一切充满了新奇。
在集市周边的店铺里,还可以买到来自泰国、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的特色零食,如泰国榴莲糖、越南菠萝蜜干、缅甸酸角片,还有很具年代感的化妆品、洗护用品。以及让人驻足的镀金银饰,纯手工制作,用银丝一点点做出造型,繁复精致。手工藤编箩筐、背篓、凉席、蒲扇等,汇聚了当地人的手工技艺。丙午集市,就像一本凝聚了少数民族智慧的百科全书,来自不同民族的语言与服饰、手工艺、特产、草木鲜花、虫鱼家禽倾数奉上。
陕西·焦岱大集
在宋代,焦岱镇就是关中和陕南贸易往来的物资集散地,互市贸易的习惯一直保留到今天。
千年古镇万人集,虽然在百年历史中,焦岱大集几度兴衰,但在今天,这里依然保留了背驮肩挑、摆摊设点的盛况,吆喝叫卖、讨价还价,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的热闹景象更是开集时的常态。可以说,焦岱镇是一座由大集发展起来的小镇,原先只有一条东西向老街,如今,却形成了“三横七纵”的规模,在这里,既能看见横山腊肠,也少不了陕南豆腐,周边的商洛、柞水等地方的人甚至专门来做生意。
河南·洧川大集
河南开封尉氏的洧川大集是传统集市界的“老网红”,据说洧川大集始于清朝,有上百年的历史,每逢赶集日,都有四面八方的人蜂拥而来,货物种类繁多,成百上千个摊位绵延几公里,是方圆百里有名的大集。
作为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洧川镇因洧水得名。历史上,洧水水运繁茂,在洧川一带形成了繁华的水旱码头,带来了密集的人流和繁荣的商贸。当地人口中的“绠会”(洧川大集)便由此而来。
洧川大集走红后,镇政府从人气十足的洧川大集上看到了地方发展的新载体,开始重视发展集市经济,着手解决环境卫生、停车难等问题,促进生产与消费就地转化。同时为大集引入许多新元素,目前大集上除了物美价廉的商品,还有蹦床、射击等娱乐项目,受到年轻人欢迎,打造出了“吃、玩、购”一条龙服务,俨然成为一个微型旅游景区。
城乡大集的未来发展趋势
多样化与多元化
随着涌入大集的人群越来越多,目的越来越宽泛,除一般会售卖的商品外,不同的品类或许都能在大集里找到自己的市场。
经济与文化融合
要将集市作为传统文化的表现符号,推进大集经济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
不仅要挖掘和吸引更多的传统老手艺与特色文化产品,让其依托集市的交易平台得到传承和弘扬,还要敏锐捕捉城乡集市自身孕育的特有文化;或者在布局上多注重文化特色,让人逛集心情愉悦;结合本地节庆,创新举办各种活动,包括节日主题集市、民俗表演等,展现传统文化魅力,并进行再度宣传,进一步增加大集的吸引力。
将集市作为透明容器,在其中融入也展示更多的传统文化,为人们带来更加丰富的文化体验。
文旅融合加力
应积极促进文化与商业、旅游、直播等行业相互融合,将城乡大集从一个个聚集买卖的市场,打造成新的旅游名片,培养成一种精神符号,用具有本土气质的原生态、烟火气、人情味,来吸引和感染更多人,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烟火气”的兴起与城市传统集市的更新紧密相连,它们共同推动了城市空间的活化与再利用,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增强了城市的经济与社会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