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
活动

感受科技的力量!建筑与光相遇碰撞出独特之美

0
0
收藏
分享
转发到光网
微博
QQ空间
微信
微信扫一扫
2023-02-01 09:37
城市光网

光影艺术具有其独特的视觉表现,是建筑空间设计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内容。光之所动,光影随行,构造出奇妙而又神秘的画面,没有影,光就失去了活力,也就缺少了层次感。而外立面灯光设计是建筑设计中最富想象力的创新设计之一,需要专业的视角和丰富的经验,对于建筑重塑夜间形象也起着主要作用。今天给大家分享三个充满科技和艺术感的建筑照明案例!

01

促进关于生命科学的对话

Novartis Pavillon

世界三大药企之一的诺华集团,其位于瑞士总部园区的Novartis Pavillon 于今年正式向公众开放,成为园区里新的展览、会议和活动中心,由意大利建筑工作室 AMDL CIRCLE 设计完成。Novartis Campus Basel 园区是瑞士生命科学领域新思想和新观点的聚集场所,其力求通过更加开放与创新的方式拉近医学世界与社区民众的距离。

零能耗立面

建筑位于园区莱茵河畔的绿地公园内,作为园区门面形象的零能耗多媒体展馆立面,其立面的棱形网格结构和图像是由ADML CIRCLE 进行一系列参数化研究后确定,并由多媒体互动公司 iArt 设计完成。

距离建筑外壳 50 厘米处安设了新一代双面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和 LED 灯格单元,建立可持续性的双层外立面结构系统。

光伏板下的LED屏幕图像则由巴塞尔的 HEK(电子艺术之家)策划完成,展示了三位国际艺术家Daniel Canogar、Esther Hunziker 和 Semiconductor 的作品。

艺术家与科学家合作开发的灯光装置灵感来源于细胞和分子的形状及颜色,设计回应可持续发展、艺术与科学相融合的主题。

巨大的连续动态屏幕由覆盖在其上方的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直接供电,实现零能耗绿色设计。

“有机光伏与 LED 相结合,创造了材料和光的共生关系,所需能量由本身产生,从而实现了我们对零能量媒体立面的愿景。”iArt 董事长兼创始人 Valentin Spiess 说道。

建筑

圆形展馆架设于公园的植被草坡上方,底部通道可直接通往内部庭院,建筑与周边环境和谐融合。

诺华员工和游客可分别从园区和河边的人行道直接进入展馆,实现资源共享。

引人注目的弧形多媒体立面采用了创新材料和先进技术,由外侧光伏组件和背后的LED屏幕面板共同组成,千变万幻的艺术立面为这片社区注入满满活力。

室内设计

圆形展馆内部共包含两层,其中首层外墙均采用玻璃幕墙,360 度玻璃外窗引入充足自然光,与外部环境衔接融洽。

多媒体展览名为 Wonders of Medicine,由 ATELIER BRÜCKNER 设计,其内容是与诺华公司的科学家密切合作创作完成。

互动墙和一系列投影技术使布局设计具有无限的灵活性,可满足展览的各种需求。展览共讲述四个主题,分别为疾病与治疗的影响、药物开发生产过程、医学史和制药业发展及医疗保健的未来。

位于夹层处还设有一座自带台阶坐凳的多媒体厅,作为首层和上层之间的连接纽带,以大屏幕多媒体的形式完整介绍“Wonders of Medicine”展览。

02

2023年世界科幻大会和雨果奖主会场

成都科幻博物馆

全新打造的成都科幻博物馆位于成都郫都区科技创新城的菁蓉湖畔,其设计与湖岸的自然景观相结合,定义出由人行道连接的活动节点,参观者可以从城市和附近的地铁站步行至周围的公园,继而进入建筑的中心;这场发现之旅交织于多层级的室内空间和户外广场,将博物馆的展览、教育设施、咖啡馆以及其他设施联系起来。

在回应独特场地条件的同时,设计还兼具了清晰的布局和功能性,看上去犹如从湖面上浮起。屋顶的流体形式从内部的一个中心点向外辐射,犹如一团以恒星为中心、正向外部扩大的星云,使能量场分散至许多不同的区域;参观者将被引入一道连通生活经验与想象力的大门。

博物馆的设计符合中国绿色建筑发展规划的最高三星级标准,借助精确的数字建模分析,在构成、场地条件、太阳辐照与结构方面均实现了效率的最大化。自然混合通风能够优化成都温和的亚热带气候,为参观者和工作人员提供全年的舒适感受。嵌入博物馆大屋顶的光伏发电系统有助于满足建筑的能源需求。屋顶的尺寸经过了计算,可以在夏季为玻璃幕墙提供遮阳。

© Render by Atchain

景观设计方面采用了当地的植物,可收集雨水并进行自然过滤和再利用,使菁蓉湖成为成都可持续排水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将有助于减轻洪水,并增加整个城市的生物多样性。

博物馆内部效果© ZHA

2015年,中国作家刘慈欣凭《三体》第一部获得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2016年,作家郝景芳又凭《北京折叠》获得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使雨果奖在中国家喻户晓。而此次,也将是世界科幻大会和雨果奖首次在中国举办。

科幻大会会场效果© Render by Atchain

03

诗意光影美学赋能科创生态空间

上海鹏瑞云璟湾示范区

鹏瑞·云璟湾位于未来科创储备基地的上海临港新区,以科技力量为核心,打造创新生态及舒适环保高端社区。临港主城的103国际创新协同区,是聚焦发展集成电路、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产业的全新区域。其中包括三个单元:科创总部湾、科技创新城和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其定位是“世界级的新时代重大前沿科学策源地”。

临港新片区紧靠夏涟河与和橙港,具有良好的周边景观水系生态环境及高端设施空间的定位。位于临港新区核心板块的鹏瑞·云璟湾通过两大水系的围合,呈现出内外畅联的无界滨水生,并有着“舒适环保、科技赋能、艺术美学”的建筑观。

在项目的主体建筑外墙部分,建筑方以"框与形的建筑语言",打造"收与放的空间艺术"。将自然与科技、光影与建筑材质相结合,以美学为基准,让创意充分实现。

建筑体沿河而建,错落有致,在沿河外立面,建筑方引入彭罗斯组合的数学概念,构建了永不重复的非周期性的镶嵌图案。在此基础上使用有神而无形的光环境设计,以光影的氛围神韵照亮镶嵌图案的逻辑性,打造出虚实交映的夜间视觉效果,让艺术美学与科学趣味呈现出彼此渲染的诗意状态。

使用LED单点控制洗墙灯并打造不同智能模式,平日模式是3500k-4000k色温的DMX单色效果,节日模式则使用RGBW制造彩色动态视觉,在节能基础上,满足不同需求。

建筑体采用新型环保材料泥客石和具有天然石材肌理的水泥浇筑板进行打造,突出现代科技意味,但又保留纯净自然的气质,充分使用简约而有力的灯光语言,让建筑体原本的质感得到最大化的还原与提升。

在一楼外侧天花处,同样是镂空效果,使用更加柔美浪漫的设计基调,让空间使用者在近距离进入的时候得到更有温度和想象力的直观体验。

使用LED柔性灯带作为光源,透过彭罗斯团的冲孔板天花照射出光影,点线纵横的硬朗感中,隐约有如星光闪烁,精致且充满情怀。

该项目户外整体分为4个区域,以自然光和科技光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充分指引动线的同时,将参观体验引入充满遐想的未来科创领域。

整体使用3500k-4000k色温照明,使整体场域既能引人注目,又富有韵律感。再由动静互补、亮暗穿插的光影组合串联地块整体夜景光环境,将自然星光、萤火等视觉效果进行强调,加入几何、线条及充满层级感的科技光,让浪漫生态的人文气息与锐利锋芒的前沿科技感无缝结合。

在“未来秘境”入口空间处,打造“进入、初见”的光影视觉效果,使用LED水下投光灯自下而上打亮墙面,灵动大气的同时,也有良好的落地性。

在水面下及道路两旁使用LED地面单侧射灯,将水路与陆路都横向照亮,水波涟漪处,光影随之微微摇曳,路面也蜿蜒曲折恍若波光粼粼,引人入胜。

在被称作“量子花园”的连廊空间,以流动浪漫的光影设计营造了繁星辉映的星河流淌感。

从整体到细节,都在光环境上将前沿科技感、人文浪漫氛围和未来更多的可能性进行融合,让科技充满想象而温暖,将创意表达得精确且极具理性力量,在全面塑造现代都市科技美学的同时,也让灵动的创意无处不在。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由光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平台立场。
喜欢就给个赏吧
0人已打赏
images
转发
100
洲明体育正式成为英超曼城足球俱乐部官方LED显示战略合作伙伴
举报
意见反馈
城市光网微信平台
城市光网小程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