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
活动

古运河夜游“剧透”!十二点位主题演出“一路风景”

0
0
收藏
分享
转发到光网
微博
QQ空间
微信
微信扫一扫
2020-09-03 17:41
用户27894816

  流动的文艺盛宴次第绽放、美轮美奂,观众置于声、光、电、水、雾、影的体验中,感受江南古运河延续千年的烟火气。今晚,第二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在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开幕。

  据了解,“夜游古运河”环节将用歌舞、光影秀等呈现方式,锡剧、昆曲等艺术表现形式,展现“串珠成链、闭合成环”的无锡运河文化建设成果。

  届时,大家可以在运河公园乘船穿城而过抵达清名桥,沿着“运河绝版地、江南水弄堂”,欣赏“小桥流水、枕河人家”璀璨迷人的夜景,实景演出《运河四季》正在终点等候。在这45分钟的游程里,两岸还设置了十一个点位演出,实现水岸互动,可谓“一路风景一路行”。

微信图片_20200903162415.jpg

微信图片_20200903162445.jpg

图片来源无锡博报

-沿岸演出有讲究-

  “一路上,可观看运河两岸多个节点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型文艺表演,聆听金牌导游的故事讲解,让大家身临其境地感受江南运河文化。”据总导演刘仲宝表示,除了《运河四季》主题演出外,沿岸设置了十一个演出点,每一节点将运河文化和无锡文化串联起来,从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每一时期的文化故事将得以充分展示。

微信图片_20200903162424.jpg

图片来源无锡博报

  从去年年底,主创团队就开始酝酿,在运河沿岸哪里设置演出点,配上什么样的演出。刘仲宝直言,“既要能代表无锡文化,又得与运河息息相关,当代年轻人喜欢的各类元素也需要融入。”除此之外,岸边的演出还要与游船上的人起到互动作用,直观感受到运河边的生活。

  最终选择了落英亭、西水墩、望湖门、阳春巷等有代表性的演出点位,用锡剧、江南丝竹、吴歌对唱等方式予以呈现。

a9efb3e0j00qg0aww002vc000m800esc.jpg

图片来源江南晚报

-每个点都有故事-

  在无锡文化发展进程中,运河边有很多地方,能够讲述很多历史故事。

  如无锡是吴文化的发源地,鸿山战国时期贵族墓出土的“玉飞凤”被选为无锡的城市徽标,因此在运河公园码头的第一点就为“飞凤迎宾”;而民国时期无锡米码头情景展现,为“流金岁月”,位于永定桥与西门桥之间的落英亭是“滚珠落玉”。

微信图片_20200903162435.jpg

图片来源无锡博报

  另外,民族工商业博物馆的“繁华商埠”,则以高科技投影展示,展示的是无锡博物院馆藏的无锡本土画家蔡光甫作于80年代的《无锡米市》,图画形象地反映了四大米市之一的无锡米市聚集地三里桥沿岸,车水马龙,帆樯林立,货物成堆的繁华景象。

589b-iypetiw0319740.png

微信图片_20200903162433.jpg

图片来源无锡博报

-演与点珠联璧合-

  “点位和演出,如何融合很重要。”刘仲宝表示,第四个点位的“乡音袅袅”,是以锡剧演出来完成的。无锡是江南著名的戏码头,大运河沿岸戏园子遍布,京昆、越剧、沪剧、淮剧和本地剧种锡剧轮番上演,热闹非凡,至今仍有戏馆弄和老戏馆弄的名称留存。那时,运河上的船民以及来往的游客,都可以在船上观赏到本地的锡剧、评弹等表演。

  “码头威风”的场地上表演的是非遗传承团队石锁表演的传承人。码头在工商业繁华的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无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无数的地产商品通过码头由运河运向各地,荣氏家族的“兵船”牌面粉等至此扬名全国,远销欧美。刘仲宝表示,石锁表演体现了码头工人的辛勤劳作与生活豪情。

resize (1).png

resize.png

图片来源新浪无锡 周天音 摄

  当游船进入航道相对狭窄的古运河清名桥段,南下塘沿河小铺子点位上有舞者翩翩起舞,呈现原创舞剧《绣娘》片段——无锡有“丝码头”之称,盛产丝绸,精微绣也应运而生。精微绣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技艺,传承至今已有2000多年。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由光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平台立场。
收藏
举报
喜欢就给个赏吧
0人已打赏
images
转发
100
洲明体育正式成为英超曼城足球俱乐部官方LED显示战略合作伙伴
举报
意见反馈
城市光网微信平台
城市光网小程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