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
活动

预见2020 | 寒冬下户外照明发展的利好因素!

0
0
收藏
分享
转发到光网
微博
QQ空间
微信
微信扫一扫
2020-01-07 09:33
城市光网

编者语:时光飞逝,2019 年已经过去,回首过去一年,照明行业始终在迂回曲折和跌宕起伏中不断前行。发展机遇不断:中美贸易战倒逼国内制造业的升级,夜经济的繁荣为照明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文旅融合的深入推进使文创灯光成为行业的一大热词,5G和物联网正在开启着智慧照明的新时代……挑战也不少:景观照明经历了几年爆发式的增长期后开始冷静;在2019的倒计时刻,各种政策的出台,对行业的规范与收紧,更是让大家感到了寒意料峭。

对于2020年,由于市场情况变幻莫测,诸多因素不明朗,许多人都有着困惑、迷茫和更多的不确定。本文通过总结和分析当前行业市场出现的影响行业发展局势的大事件,期望能为大家2020年的发展带来一点借鉴和思考。

国家政策调控 景观照明市场萎缩?

12月2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整治“景观亮化工程”过度化等“政绩工程”、“面子工程”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把整治“景观亮化工程”过度化等“政绩工程”、“面子工程”问题纳入主题教育专项整治内容,深化学习教育,抓好自查评估,认真整改规范,加强督促指导,从严从实抓好整治工作。

640.webp.jpg一石激起千层浪,《通知》下发后行业里面一片哀嚎,许多人表示行业迎来了“寒冰期”,又或者这将是行业里最大的一次危机。在认真了解通知内容并咨询业内专业人士的看法后,我们认为,这样的表述太过于悲观,《通知》只是对过度亮化以及劳民伤财的亮化工程和面子工程给予批评并提出整治要求,而不是不再搞景观亮化了。

近年来,景观照明市场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速度,动辄十亿百亿级的项目的确极不正常。行业在快速度、高强度、大规模的建设过程中,高能耗、高浪费、光污染、同质化、千城一面、超水平建设等问题日益突出。此次政策的出台,使行业在高温状态下的刹车,表面上看,最直接的影响是市场需求的急剧减少。但实际上,这次事件冲击的是高能耗、光污染、举债建设的那部分市场,同时,也是为了减少过度亮化以及“乱花费”的现象,推动景观照明向更加精细化、更加健康有序的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变。

在2019年12月云南省出台的《云南省“景观亮化工程”过度化专项整治指引(试行)》中指出:城市景观亮化塑造应与功能相符合,避免铺张浪费。

城市景观亮化功能应当划分为两类,第一类以生活功能为主,包括居住区、行政办公区、工业区、教育区,该区域不应建造大型景观亮化工程,应当以实用性景观亮化工程为主;

第二类以公共娱乐功能为主,包括商业区、娱乐区、旅游区,该区域可建设大型景观亮化工程,用于彰显地方文化特色。同时表明城市景观亮化塑造应结合地方文化特色、需要避免贪洋求大,避免盲目抄袭国外糟粕文化景观。

640.webp (2).jpg

不难看出,对于真正优质、高端、符合当地文化特色、契合市场发展需求、具有社会价值的项目依旧拥有更好更大的市场。

从客观的角度来看。景观亮化市场虽然遭受了“重创”,但是在严格执行景观照明规范条例的情况下,景观亮化仍是拉动当地经济增长和提升人们生活幸福感的重要方向,同时,景观亮化市场近期内依然还是照明行业重要支柱业态。

2019年12月26日,南京市规划部门公布了《南京市城市照明专项规划(公众意见征询)》。

640.webp (1).jpg

《规划》指出一类居住用地、基础社区中心用地、公园绿地用地等为适度建设区,在保障功能照明的基础上,允许重要对象进行适度的景观照明打造;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体育和文物古迹用地、行政办公和文化设施用地等地为景观照明优先建设区域,鼓励进行城市照明建设。

因此,城市的景观照明在政府合理的布局与规范下,依旧会昂扬前行。

新风口出现 行业2020迎生机

景观照明市场除了较为规范与高品质的市场份额外,新发展风口的出现将为2020年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生机。

(一)国家大力发展夜经济为景观照明行业带来的发展契机仍将延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应有之义。《夜间经济学》一书的作者叶丁源说:“夜间经济的繁荣能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提高服务业在产业中的比重,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手。”越来越多的数据和事实也表明,夜间经济已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在扩内需、促消费、稳就业等方面能够产生积极作用。

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更是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鼓励打造中小型、主题性、特色类的文化旅游演艺产品,支持红色旅游创新、融合发展,发展假日和夜间经济,大力发展夜间文旅经济,建设一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而后上海、北京、南京、天津、成都、济南、西安等一线大都市纷纷发布关于促进夜经济发展的文件。

微信图片_20200106161130.png

2019年,“夜市”、“夜景”等关键词在马蜂窝平台的搜索量上升150%。与夜景相关的搜索词如”灯光秀”、“夜间游船”、“夜间实景”、“夜间动物园”也有明显增长,故宫、国博、上海博物馆等各种文化展馆的夜间场均成为网红打卡地。除此之外,中国许多古镇都在着力打造文化品牌,西塘的汉服文化周、乌镇戏剧节等古镇文化品牌吸引了许多旅行者前往。

由此可见,2020年,夜间经济及文旅经济仍是国家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向,其快速发展的态势仍将持续。

夜经济是什么?夜游文创灯光研究院(以灯光为核心的产业发展、互动、交流等提供定制化服务的跨行业平台)认为它是“灯光+第三产业”,以灯光为基础的“灯光+食+游+娱+购+体+展+演”的户外消费新型业态。因此在夜经济的带动下景观照明市场依旧有巨大的上升空间。

(二)文创灯光时代来临:用文化IP加持夜经济为景观照明市场带来新的活力。

如何让夜游项目活下去?如何让“灯光+”模式适应于各大城市,真正起到繁荣夜间经济的作用?可想而知,单一的“灯光+”就会走景观照明发展形态的老路,同质化、千城一面的问题也将接踵而来。因此,用文化IP加持夜经济与景观照明市场是大势所趋,市场迫切需要一种将灯光与文化创意结合的新型商业模式。文创灯光——一个以灯光为切入口,创造新的生态圈的新型商业模式,正好迎合了行业的发展需求和时代潮流,或将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文创灯光融合了视觉、动漫、文化、移动互联网、投影和灯光等元素,将先进的技术、美好的创意和灯光相融合,利用灯光载体传递多样性色彩变化和色温控制,可以满足不同文化内容价值传递需求。它通过用文化IP加持灯光,还原建筑和城市肌理,美化夜间环境,提炼和表达当地文化,改变甚至颠覆部分传统产业。同时,还可以通过灯光塑造夜景地标的方法,来激活夜经济活力。可以说,文创灯光是夜经济的基础与核心,必将伴随着夜经济的发展绽放耀眼光芒。

微信图片_20200106161740.gif

图 / 文创灯光项目:苏州蒯祥园

微信图片_20200106161731.gif

图 / 文创灯光项目:上海音乐谷

我们也综合分析了文创灯光在照明工程方面的积极作用,(盘点2019|文创灯光是照明工程发展的强主力),不难看出,文创灯光在提升景观照明质量方面必是一剂良方,将推动景观照明向着更优更美方向发展。

(三)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为景观照明带来大量建设需求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三年专项行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计划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积累经验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在政策红利下,“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等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持续推进,乡村旅游在全国范围兴起。

图 / 美丽乡村 :安吉蔓塘里

有数据统计显示,2012-2018年我国乡村旅游人数不断增加, 2018年达到30亿人,占国内旅游人数的48.39%,实现旅游收入8000亿元,占国内旅游总收入的13.40%。《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监测报告(2019年上半年)》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我国乡村旅游人数15.1亿人,同比增加10.2%;总收入0.86万亿元,同比增加11.7%。截至2019年6月底,全国乡村旅游就业总人数886万人,同比增加7.6%。

然而,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升级,“白天看景,晚上走人”的传统的旅游模式已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如何突破当前的模式瓶颈,延长旅游时间,同时提高游客在景区的参与度和逗留时间,扩大旅游消费成为难题。

夜游则成为留客的破题之举。夜游产品、夜景建设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如何用创新、创意去展现美丽乡村与特色小镇的肌理,用灯光点乡村旅游的新形态,寻找适合当地发展的乡村夜经济模式成为新课题。美丽乡村与特色小镇的推广,将给照明行业特别是景观照明带来大量建设需求,市场前景广阔。

(四)红色旅游小镇兴起:红色旅游,越游越“红”

据携程机票大数据显示,今年暑期,“80后”“90后”“00后”出游人群共占比49%,占据暑期红色旅游市场近半壁江山,成为红色旅游市场的主力人群,“00后”占比同比增幅达62%。年轻化逐渐成为红色旅游的新趋势。

近年来,红色旅游除了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游客外,也在家庭游、亲子游群体中形成热潮。究其原因,与其紧跟时代脚步、注重产品设计、关注游客体验分不开。在延安,以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杨家岭、梁家河、学习书院等为代表的数字博物馆群已初具规模。游客只要扫描二维码便可登录数字博物馆群主页面,了解延安的革命历史和新变化。圣地延安数字博物馆群通过实地取景,采用720°全景、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3D体验等先进技术,给游客身临其境的感觉。

除了白天的身临其境,夜晚的产品设计与体验也需加强。如以红色革命为主题材的大型灯光文旅秀,通过声、光、电的表现形式加强观感,增加红色教育的表现形式,更生动具体的向大家传递红色文化。同时,也可以增加以红色文化IP灯光小品、互动艺术装置/投影等方式,加强互动,体现人文与趣味性,在延长旅游时间、传递红色文化理念方面也将大有作为。这也将进一步推动文创灯光及景观照明的发展。

(五)5G时代来临,开启智慧路灯杆千亿市场

2019年,高歌猛进的5G为智慧路灯杆产业带来了希望。今年4月,国家颁布《关于2019年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实施意见》提出:“鼓励基础电信企业、铁塔公司集约利用现有基站站址和路灯杆、监控杆等公用设施,提前储备5G站址资源。”2019年上半年包含重庆、福建、北京、成都、江西、山西、广州、江苏、济南、湖南、上海甘肃、河南、天津在内的多个省市,也纷纷公布了推进智慧路灯发展的相关政策。

微信图片_20200106160159.png

2019年8月8日,广东省发布了长达79页的《智慧灯杆技术规范》,标志着全国第一个省级“5G智慧灯杆标准”诞生。该规范指出,智慧灯杆是以灯杆为载体,通过挂载各类设备提供智能照明、移动通信、城市监测、交通管理、信息交互和城市公共服务等功能,可通过运营管理后台系统进行远程监测、控制、管理等网络通信和信息化服务的多功能道路灯杆。

目前,政府需求较前两年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以前是企业向政府推荐建设智慧路灯杆试点,而现在是政府有比较明确的需求,政府自己来定义标准,企业根据政府出资的体量进行项目配置。自此,智慧路灯杆有了5G这一新鲜动力,有了政府这一有力推动者通过政策协调各方,并出现了全国第一个省级智慧灯杆标准引领方向。这为“谁来用,谁来建,谁来运营”智慧路灯杆等问题的解决准备了条件。

智慧城市建设在政策与5G商业化浪潮的推动下,智慧灯杆作为5G微基站的天然搭配,预计未来两三年将会实现突破式增长。

由此可见,在夜经济、文创灯光、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红色文旅以及智慧城市等利好因素的推动下,2020年户外照明及景观亮化市场前景可期。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由光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平台立场。
收藏
举报
喜欢就给个赏吧
0人已打赏
images
转发
100
洲明体育正式成为英超曼城足球俱乐部官方LED显示战略合作伙伴
举报
意见反馈
城市光网微信平台
城市光网小程序
意见反馈